旅游,改变湖北版图
——“十一五”随州旅游业发展回眸
作者:毛传荣
本报记者 毛传荣 进入冬季,玉龙温泉景区异常火爆。随州玉龙公司董事长李祖刚介绍,每逢周末,景区日接待游客2000多人,600多套客房爆满。 玉龙温泉只是我市旅游发展的一个缩影,是我市景区景点不断成熟的一个标志。 “十一五”是我市旅游跨越式发展的几年,全市旅游投资高达35亿元,接待游客213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08亿元。省旅游局有关领导评价,随州旅游正显示出强劲的后发优势,改变了湖北旅游版图。 大战略构建大旅游 2006年,在市二次党代会上,市委提出“以旅游为引擎,擦亮两张名片,建设四个随州”,从战略上确立了旅游业的发展地位。2007年,我市启动了历时3年的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2008年,市委1号文件作出《关于突破性发展旅游业的决定》。今年,我市又启动了“旅游强市”创建工程,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 在县市区层面,旅游业发展被摆在了越来越突出的位置。随县在建县之初就明确提出“旅游活县”战略,致力打造“世界华人寻根谒祖朝圣地和华中生态文化旅游名胜地”。广水市高位推进旅游业发展,力争建成武汉城市圈休闲度假胜地和山水旅游城市。大洪山正全力以赴打造华中地区“佛教名山、地质乐园、度假天堂”。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外事侨务旅游局局长易发明说,随州旅游不是某一部门的“单打独斗”,而是政府主导,各部门群策群力,已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大旅游格局,这是随州旅游快速发展的一个秘诀。 随州大办旅游的决心和态势引起省委、省政府的关注和重视。原省委书记罗清泉来随调研时决定,将炎帝神农文化作为“湖北省第一文化品牌”加以扶持推介。时任省长的李鸿忠提出把随州作为鄂西生态旅游圈的“虎头”来建设。随州旅游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大投入带来大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市旅游景区景点建设亮点纷呈。 投资4亿元启动白云湖二级闸坝建设,打造“一湖两岸”20公里亲水观光带,让人惊叹随州发展旅游城市的大气魄;投资1.5亿元修建连接“两张名片”的旅游专线公路炎帝大道;投资2.8亿元支持炎帝神农故里景区建设;投资5000万元兴建炎帝大像;投资8000万元兴建随州博物馆……超常的举措,巨额的投资,将两张名片擦得更亮。投资1亿多元,改造神农大剧院、神农公园、白云公园,兴建市民活动中心、滨湖体育公园,让市民的休闲生活锦上添花。 政府的主导投入撬动了民间资本,大批社会资金纷至沓来。湖北玉龙供水公司拟投资9亿元发展三大景区,成为我市旅游业发展的一支劲旅。玉龙温泉按国家5A级景区标准精心打造。开业一年半来,景区的火爆程度超出想象,特别是今年推出的“水上高尔夫”、“火山爆发”、滑索等参与性项目,更增强了景区的吸引力。公司还投资建设洛阳千年银杏谷和淮河漂流项目,旨在打造随州“旅游航母”。大洪山整体开发也拉开了序幕,鄂西圈投资公司和三特公司将在10年内投资10亿元,高标准建成“六区一线”,目前投资1.5亿元的大洪山上院慈恩寺的建设已近尾声。另外,湖北希望实业集团投资8000万元建设大洪山火山地质公园,湖北随州大洪山生态园林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改造大洪山林泉生态园,湖北甲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开发大洪山漂流项目,围绕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洪山的旅游开发全面升级。 (下转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