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松
随着时代的发展,小轿车已开进越来越多的平常百姓家。但是,对我市很多市民来说,自行车仍是方便、快捷、节俭的代步工具,可是让这些市民郁闷的是,随州城区里的非机动车道要么十分狭窄,要么被机动车侵占。自行车出行,开始遭遇“无路可走”的境况了。
A
苦恼
没路可以走无处可以停
近年来,我市机动车辆增长速度十分迅猛。据了解,2010年我市新增小轿车12000多辆。在各类机动车“猛涨”的情况下,路边随意停车、机动车抢占自行车道的现象时有发生。难怪一些骑自行车的人自我调侃道:“我们是城市交通的弱势群体。”
12月30日上午,记者沿着随城几条主要街道转了一圈发现,机动车极大地挤压了自行车的行路空间,自行车道被机动车挤占的现象挺严重。
在随城解放路上骑自行车是对技术的一种考验。这里道路并不宽敞,可车流量很大,机动车和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纠缠”在一起,不少骑车的市民只好从人行道上通过。“本来这路就比较窄,机动车把路都占完了,自行车要么从‘车海’中穿行,要么只有在人行道骑行。”推着一辆自行车的市民徐女士无奈地对记者说。
在随城烈山大道棉纺路口,南来北往的车都从这里经过,车流量很大,而拐弯的汽车并不顾及等待过马路的行人和骑自行车者,一字排开堵住通路,不少行人和骑车者只能选择在机动车车辆间插缝穿梭。
市民张先生说,现在骑自行车感觉蛮危险,大多数时候只能在机动车道上与机动车混行。一些机动车车道边划成了停车位,自行车只能在马路中间骑。说白了,自行车能走的路越来越少,骑车者的安全隐患越来越大。
让骑车人苦恼的是,不仅自行车能走的路越来越少,能停车的地方也是越来越少。据记者了解,不少小区都没有专门停放自行车的车棚,居民只能将车扛进家里存放,极不方便。家住随城明珠路的刘先生说,他每次上下班单程3公里,为避免堵车,就选择自行车出行,可是小区没有固定的自行车停车场,所以每天要扛车上下4楼。
想避开城市交通拥堵和想过低碳生活的市民们,也都选择骑自行车出行,可是,“大车走大车道,小车走小车道,公交有公交道,自行车经济环保但没有‘道’”,这句话道出了现如今自行车上路的窘境……
B
症结
强 调 机 动 车忽 视 自 行车
据了解,按照《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相关规定,大、中城市干路网规划设计时,应使自行车与机动车分道行驶。但是在城市的快速发展中,自行车呼唤 “行路权”的声音,基本淹没在机动车的轰鸣声中。
记者采访了一些网友。一名叫“陌城”的网友说,机动车快速增长,城市交通日益拥堵,但是建设和管理中一味强调机动车道的“路权”,却忽视了自行车的“路权”。正是因为自行车的“路权”一再被侵占,所以才会出现机动车借用自行车道、非机动车道“变身”停车场、部分路段未划自行车道等现象的出现。
记者也在采访中看到,在随城基本上机动车都会“借用”自行车道行驶,尤其在上下班高峰期,非机动车道更是屡屡被机动车侵占,骑车的市民只能在车流中左右穿插。一些骑自行车的市民因为道路拥堵被挤进机动车道,使得本来就拥堵的机动车道造成更长时间的拥堵。而部分机动车却因堵车绕进非机动车道行驶,如此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除此以外,很多单位、小区及商家由于停车紧张和不便,便占用非机动车道随意停放,严重影响了道路交通。
而且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长,原本很多主干道上的非机动车道已经变成了机动车慢车道,自行车和行人的道路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在城区主要干道已经鲜见非机动车道的划分标志了。
机动车挤占了非机动车道
C
声音
车 还 道 于 人才 有 安 全感
在采访中,不少市民反映自行车道被挤占的情况严重,通行环境和安全条件令人堪忧。尤其是机动车违章停车,严重影响了自行车行路权和骑行者的安全。
“我的孩子天天都是骑自行车上学,随城不少路都没有非机动车道,就跟汽车混在一条路上骑,他自己不觉得有危险,可是我们家人天天都不放心。”家住清河路的胡女士说。
对没有设置非机动车道给骑车人带来的不便,市民王先生反应很强烈,“我每天都要骑自行车去上班,由于上班那条路没有设置专门的非机动车道,只能骑到机动车道上。有一次骑着骑着,后面的一辆小轿车不知怎么的突然加速行驶,一下就把我给碰倒了。”王先生告诉记者,他认为现在我市大部分市民出行还是以步行、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为主,“大部分市民都没有经济实力买小轿车,道路规划应当结合当地实际,充分保证自行车出行权,这样也等于鼓励了步行、骑自行车等非机动化交通方式,既有利于环保又符合我市目前的情况。”
网友“隽永的雨”向记者表达不满:同样是市民,不管是开车还是骑车,乘车还是步行,出行方式在城市交通生活中应该是平等的。不能一味保护机动车的权益,自行车也有“路权”。
随州五合律师事务所一位律师向记者表示,目前在我市自行车出行仍占有相当大比例,而且骑车者多是低收入群体,从保护这些低收入阶层的角度出发,也应该为他们出行提供方便和保护。事实上,如果不出现交通堵塞的情况,骑自行车或步行者很少愿意闯入机动车道。要从根本上解决路与车的矛盾,还应从市区的规划上进行调整,不应一味地压缩非机动车道。
有关人士建议,为了保证骑车者和步行者的出行安全,应该开辟更多的自行车专用道,对各种交通方式有一个统筹合理的安排,让车辆各行其道,对占用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上乱摆乱停的行为也应加强管理进一步规范,而且机动车主的素质也应相应提高,遵守交通法则不应只限于有摄像头的路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