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张书广 本报记者 宋俊超
编者按 人才是兴市之本、富民之基、发展之源。2010年,我市在人才工作方面继续创新思路、创新措
施、创新机制。9月25日,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选派的姜浩等10名博士,来到我
市挂职,为我市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这些博士现在的工作情况如何?他们对随州发展进行了怎样的探索和实践?即日起,本报推出《首批博士在随州》系列报道,和读者一起了解这些情况。
随州有辉煌的过去,是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随州有昂扬的现在,市委市政府正领导大家以工业兴市为主战略,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以随州为第二故乡,怀着对党和人民事业的热爱,对始祖的崇敬之心努力工作,和大家一起为随州创造灿烂的未来。祝愿我们的随州早日腾飞!
首批博士在随州
“城市化是历史潮流,城市化的基础和前提是工业化,工业兴市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战略举措。广水市有规模企业196家,其中回归及招商引进企业占总数的86%以上,所以招商引资是广水推进工业兴市的第一要务!”这是近日广水市挂职博士副市长谢冠林接受采访时谈的开篇语。
初见谢冠林,感觉他举止儒雅,谈笑间不失风趣,有80后的朝气,有领导者的风范,有学者的睿智。“我和随州很有缘分:我18岁生日那天启程去清华,28岁生日那天来到广水,随州就是我的第二故乡。”谢冠林说。
“初到广水,学习是第一任务。我花了近1月的时间研看完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走访调研了17个乡镇办事处、部分市直单位和规模企业。基于此,我认为目前广水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发展不够是广水最大的现实,大力发展工业乃广水的当务之急!”
作为高级知识分子,谢冠林更多地思考广水战略层面的问题。他说:“广水的发展关键是人的因素,现在
的广水,特别需要三种人:第
一种人能挑担子,兢兢业业
不计得失干事业;第二种人
能啃‘骨头’,解决广水发展
中一些瓶颈、难点问题;第三
种人能做谋划,为广水科学
发展出谋划策。”
“现在支撑我信念的主
要有三句话,第一句是王祥
喜书记对我们说的‘大胆工作’,这既是鼓励,也是要求;第二句是学校武晓峰老师说的,有学生气不要紧,这是80后干部的特点;第三句是广水领导对我说的,作为挂职干部一定要干干净净,清正廉洁。”
博士名片:
谢冠林,男,1982年出生于湖南省新邵县。清华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研究新型信息存储材料,其间兼任辅导员、研究生工作助理等职务。曾在重庆市双福工业园挂职担任主任助理。2010年博士毕业,之后在清华大学招生办工作。2010年9月25日来到随州,挂职担任广水市副市长。
博士手记:
现在的广水,特别需要三种人:第一种人能挑担子,兢兢业业不计得失干事业;第二种人能啃“骨头”,解决广水发展中一些瓶颈、难点问题;第三种人能做谋划,为广水科学发展出谋划策。我将以此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