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寻丝觅迹擒真凶
———曾都12·31重大交通肇事逃逸案侦破始末
作者:徐军国

  本报记者 徐军国 通讯员 张远保 池能
    这是一起重大交通肇事逃逸案,惟一的线索就是事故现场遗留的碎片。傍晚时分,无牌车辆撞人潜逃,随州交警寻丝觅迹,开展了一场迂回曲折的追击战。1月11日,致2人死亡的肇事司机叶某被警方刑事拘留。
  A
  恩爱夫妻车祸夺命
    2010年12月31日,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到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暮色初降,曾都乡村家家户户都已聚在一起品味着 “合家欢”。冬日夜幕下的316国道曾都北郊段,也没有了白天车水马龙的喧闹景象,偶尔只有几辆车经过。当时钟指向6时5分时,在曾都经济开发区首义路口,一个不同于鞭炮的沉闷声响过后,一对夫妇倒在马路上。
    3分钟后,随州交警值班室的铃声急促响起。群众报警称:首义路段有两个人满脸是血躺在地上,肇事车辆为无牌自卸货车,现已向随城方向逃逸。警情就是命令,值班民警在火速赶往现场的同时,将案情向领导作简要汇报。第一时间内,设卡布控警力到位,以防止肇事车辆脱离管辖范围,给案件侦破工作带来难度。
    民警到达现场后,只见一名男子和一名女子满脸是血仰躺在地,已气绝身亡。知情群众介绍,死者张某和周某是夫妻,分别为39岁和38岁,曾都区北郊人。
  B
  寻丝觅迹循线追踪
    鉴于案件性质恶劣,且事发跨年夜,社会影响较大,曾都区、曾都经济开发区相关领导都亲赴事发现场,处理善后事宜。随州交警迅速组成“12·31”交通肇事逃逸案侦破工作组,开展事故现场勘察、调查走访和死者身份确认等案件侦破工作。勘察现场的民警在案发现场提取到唯一有价值的物证——肇事车辆撞击后的中网碎片。中网碎片能提供哪些侦破案件的线索?精通业务的专案民警认为:肇事车辆为一辆紫罗兰色无牌翻斗自卸车,鉴于该车辆没有车牌,专案组初步确定该车为随州本地车辆。由于事发路段附近建筑工地众多,加上随县县城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此类自卸车在工程建设中用途广泛。根据这一情况,专案组迅速作出安排部署,分成若干个小组,连夜以案发地为中心向外围扩展,对附近工地和村组展开地毯式搜索,寻找清查嫌疑车辆,期望以大动作“打草惊蛇”,使可能蛰伏的肇事车辆触动撒开的布控网。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特点之一就是线索少,人证物证缺乏,破案考的是民警的智慧。1月1日晚,专案组在大规模搜索没有取得任何进展的情况下,召开了案情分析会,探讨案件侦破工作的新突破口。在分析会上,专案组民警反复研究后认为:扩大搜索范围,重点排查工地、与工地紧密联系的水泥砖沙销售点和维修场所。
    确定侦查方向后,经过检索随州此类车的登记信息,发现有1000余辆。为了缩小排查范围,扩大线索来源,交警在各主要路口张贴了上千份悬赏公告,并在本报及其他媒体公开发布悬赏公告。
    1月5日,在对随州城区7个水泥销售店和2个生产厂家进行走访后,民警获知了一条线索:12月31日下午,从某水泥厂发出的一车水泥,销售记录上写着发往曾都北郊两水,且该车与肇事车辆的颜色车型相似。经过调阅厂里的监控,该车是下午2点开出厂区。其他运水泥的同行表示,从31日后,就再也没看到那名司机了。根据这一信息,民警很快找到那名司机,得到的结果却是该车没有经过案发现场。
  C
  大海捞针锁定元凶
    案件一时陷入僵局,难道是侦查方向有错?此时,专案组另一组成员——调阅公路卡口监控组反馈信息,经过调阅随城多个卡口及10余家企事业单位内部监控资料显示,案发前肇事车辆曾经在南郊柳树淌路段出现过。资料显示该车14:28分进城,14:34分出城。6分钟的时间能干什么?民警异口同声地说:在附近加油!经过走访加油站老板,确认肇事车辆于12月31日下午,在该加油站加油,老板回忆,当时与自卸货车司机搭过腔,司机操随州口音。
    “以柳树淌为中心,扩大搜索范围,加大对采石场的排查力度”。沿着这个思路,办案民警又继续开展摸排工作。时间一点一点过去,许多民警开始有点担心,经过几天的时间,肇事车也许早已销毁了所有证据。1月8日,在走访何店镇某采石场,一位老司机反映,与肇事车辆同类型的车辆,原随州市第二运输公司曾卖出一批。
    民警赶到随州市第二运输公司,经过查询,该公司确实卖出一批车,而与肇事车辆相似的车,公司只卖出两辆,是在2009年卖出的。很快,查出了购买人的基本信息与电话号码。
    民警与第一个购车人联系,当事人很快见面。可当民警与第二人叶某联系时,叶某以工作忙为借口,甚至以其他理由搪塞,拒绝见面,最后关掉手机。
    种种迹象表明,叶某的嫌疑逐步升级。1月10日上午,民警假扮生意客户联系业务,得知叶某在封江一工地的消息后,迅速赶往那里。工地上,叶某正在发动车辆。细心的民警发现,该车就是肇事车辆,车虽然经过改头换面,撞击的部分已经修复,但其细节特征无法改变。面对民警,叶某称自己一直在工地上,没出过工地大门。当民警拿出监控中的照片,指出根据监控照片中的灯光显示,该车的车灯破了笔头大小的洞,且该车前面面罩的凹陷条纹与照片吻合。
    铁证面前,叶某终于低下了头。
  D
  侥幸心理铸成大错
    一起车祸导致2人死亡,肇事逃逸受到社会谴责。他在肇事后为什么选择逃逸呢?叶某交代:“侥幸心理铸成了终身大错。”
    据交代,有20多天,叶某都没事干,车子一直停在南郊一停车场,后来联系到封江一工地干事。31日下午,叶某加完油后从绕城公路到封江工地,下午5点左右,他准备回家拿被子,便驾驶无牌翻斗自卸车从封江工地沿316国道向随州城区行驶。当车行驶至首义路口时,从右边路口处驶出一辆电动车,叶某连忙踩刹车并往右打方向避让。由于避让不及,最终叶某的车左前部撞上该电动车,造成张某夫妇当场死亡。事故发生后,叶某心里极度紧张,考虑到车子没有挂牌照,看到事发路段光线比较暗,心想当时车速快没人看得清,就抱着侥幸心理加速驾车离开了现场。在前行500米左右后,因担心前面有警察拦截,又掉头沿路返回。他将车藏在封江工地附近的山坳里,然后乘坐一面包车前往炎帝大道,沿路步行寻找同类型车辆欲卸下的被撞损配件。当晚,叶某在南郊柳树淌路段将停放在路边的一辆同型号车辆上的中网卸下,然后又租车返回藏车地,连夜将被撞损的部位逐一修复,并将换下的中网、灯罩等物件丢在山坳。
    “车速较快,处理不当是造成此事故的根源”。办案民警指出,该车在经过离事故现场200米的两水卡口时,时速达到84公里,可该路段限速60公里/小时,超速率达40%,导致遇到紧急情况时来不及避免,引发这起车祸,害了两个家庭。教训是惨痛的,这也给司机们提了醒,规规矩矩开车才是保护自己保护别人的“良方”。
    目前,叶某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被依法刑事拘留。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寻丝觅迹擒真凶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5 版:都市焦点】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