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价格波动下的调控两难
作者:王宇刘铮安蓓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CPI)同比上涨4.9%,涨幅在继2010年12月小幅回落后再度出现上扬。
    分析人士认为,基于对通胀、热钱、增长等问题的担忧,目前央行处于加息与否的两难境地,破解难题还须寻求治本之策。
    “当前通胀压力仍在加大。”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保良认为,发达国家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和通胀预期上涨,国内工资成本升高,夏粮主产区遭受严重旱情,货币供应量仍然较大,这些因素共同加大了今后一段时期的通胀风险。
    “抑制价格上涨的措施成效仍待发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说,增加农业特别是粮食供给的措施,需要6到8个月才能见效;另外,货币政策回归稳健也需要一个过程。
    经济学家认为,央行加息抉择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应对物价上涨风险,央行亟须通过上调利率的方式,使银行存款负利率转负为正;另一方面,持续加息又会带来热钱涌入、企业融资成本上升、楼市风险等。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就当前形势来看,加息是个两难选择。
    “为管理通货膨胀预期,下一步央行会在加息通道上继续前行,如此一来中美利差将会进一步扩大。”中国社科院世经所国际金融室副主任张明认为,利差虽不是热钱压境的主要推动力,但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资产溢价预期的影响下,加息无疑会带来热钱进一步流入。
    专家指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复苏仍不牢靠,持续加息会加大企业的经营成本,对民营经济和实体经济将会造成不利影响。
    分析人士认为,加息的两难选择,凸显出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复杂性,给宏观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在政策工具使用上把握分寸寻求平衡。
    “在平衡控制物价上涨和经济平稳增长矛盾中,非对称加息或是可运用的方式。”中国社科院金融所货币理论与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杨涛认为,通过大幅上调存款利率、小幅上调贷款利率,一方面可缓解负利率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企业借贷压力,不至造成因大幅加息而让企业陷入经营不畅的后果。
    专家指出,运用财税手段,通过给居民和中小企业增加收入、减少税费,也是缓解加息两难的手段之一。
  
    新华社记者 王宇 刘铮 安蓓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价格波动下的调控两难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时事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