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礼尚往来”该减负了
  我国有句古话叫“礼尚往来”,指礼节上重在有来有往,是人际交往的一种方式。然而,“礼尚往来”发展到今天,却成为现代人生活中的一种负担。
    负担重,重在哪?主要两个方面:其一,名目繁多,婚丧嫁娶、生小孩、升学、参军、过生日、搬家、逢年过节等都要送人情礼;其二,礼金变重,少则几十元,多则数百元,有的甚至上千元。
    究其原因,则是从众和攀比心理所致。看到他人送的礼金比自己多,拉不下面子,只好在红包里再多加一点;看到他人办事收礼,自家却啥事没有,觉得吃亏,于是也想出名目来请客“吃”礼,如曾出现过“母猪下崽”摆酒请客的新闻。而且,送礼时相互一次次加码,使得“礼尚往来”陷入恶性循环,人情债越滚越大。
    如此一来,本是体现亲情友情的“礼尚往来”变了味,成了重担。其实,适度交往无可厚非,也是一种传统道德,可如果将“礼尚往来”推向极端,竞相攀比,就失去了交往的本意,由交往传递的情意也变得虚伪。何况礼金的多少不能代表情谊深浅,自己动手制作的礼物绝对不比动辄数百元的礼金代表的诚意少。看来,“礼尚往来”也该减负了!
  
    许静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礼尚往来”该减负了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鄂北都市】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