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买理财产品也需防风险
  核心提示
    流动性差市场波动 保收益不等于零风险
    监管部门曾经指出,虽然银行理财产品相对股票、基金更为保守,但其本质上是金融投资产品,并不是储蓄存款。是投资就必然有风险,即使是保证收益的理财产品,也可能存在着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这与银行传统的储蓄业务有着本质的区别。
    首先,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投资活动中最普遍、最常见的风险,是由所投资产品价格的涨跌直接引起的。造成产品价格波动的因素很复杂,价格波动大,市场风险也大。
    其次,信用风险。投资者所投资的理财产品如果与某个企业或机构的信用相关,比如购买企业发行的债券等,就需要承担相应的信用风险,若该企业出现违约、破产等情况,其投资将会蒙受损失。
    再次,流动性风险。流动性,即在不受损失的情况下,将投资者的投资转变为现金的能力。变现损失越少,变现所需时间越短,产品的流动性越强。如果市场价格等条件不利时不得不变现,那么投资者就要承担巨大损失。
    专家分析说,目前市场上的人民币理财产品都属保本理财,客户不能提前赎回,流动性较差。万一投资者遇上突发事件急需用钱,也只能是眼看着银行的投资束手无策。虽然一些银行推出了理财产品质押贷款,但其利息可不低,而许多投资者并不了解银行理财产品的流动性风险,因此不少人甚至把将要用于治病或者购房的急用钱拿来投资,使后期用钱时陷入尴尬境地。
    “双率”波动通胀风险 “看不见的手”侵蚀你的财富
    除此之外,在正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今天,利率、汇率波动所带来的“二率”风险,以及眼下席卷全球的通胀风险,这些看不见的手,正成为啃噬你财富的最大杀手。
    首先,利率风险。存款利率水平上升,会使投资者已经开始的投资活动,在承担相同风险的情况下实际获利水平降低。
    人民币理财产品大多不能提前支取,且有部分资金是用于定期存款。而即使央行后续加息,投资者先前购买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不会水涨船高,这就可能造成平均收益较差的现象。
    比如,在不考虑利息税情况下,您投资的产品预期年收益率是5%,投资时的定期存款利率是3.25%,那么投资者可以获得的投资收益是储蓄利息的1.5倍;但在投资期内假设定期存款利率调整到4%,投资者的产品收益率则按事先约定不随存款利率调整,那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就只是储蓄利息的1.25倍。在其他风险不变的情况下,投资者就会感觉不那么值得了。
    其次,汇率风险,这主要体现在各种外汇理财产品上。投资于任何非本国货币及以此为基础的资产都需要承担汇率风险,汇率波动直接影响投资盈利水平。
    比如,投资一种以外币计价的债券,如果该币种贬值,投资者可以收回的金额在折算回人民币后将会减少。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QDII产品,认购资金是人民币,而结算收益的资金却是美元等外汇(或者说投资对象在海外市场,结算资金仍为人民币)。投资此类产品,就必须注意人民币的汇率风险。若人民币一直升值,就可能出现“赚了收益率、亏了汇率”的结果:即等到期满后结汇时,人民币的升值可能会抵消掉收益率。
    再次,通胀风险。最近一年多来,人们对通胀所带来的购买力风险已经有了深切体会。同样的,在投资银行理财产品时,由于投资的回报是以货币形式来支付的,通胀背景下货币购买力的下降,也意味着该投资实际收益的下降,其损失的大小与投资期内通货膨胀的程度直接相关。
    专家表示,投资理财是一个长期跟进的过程,无论是保收益型的理财产品,还是浮动收益型的理财产品,其中都潜藏投资风险,购买之后都需要跟进关注。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要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产品。同时,切忌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买理财产品也需防风险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4 版:政经】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