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让科研合作社撬动基层科研——访市中心医院副院长余画

  余画,男,随州人,1983年2月6日生。1994年小学毕业于东关学校,1997年初中毕业于实验中学,2000年高中毕业于随州一中,2010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目前任市中心医院副院长,主管医院的科研工作以及五官、整形科室的医疗工作,兼任颌面外科主任,负责该科室的建立、建设,将从今年起逐步开展颜面部及颈部的良恶性肿瘤、外伤和整形 (含唇腭裂免费治疗和成年人面型矫正)手术业务。
  
  
    从去年9月回到家乡,担任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分管科研工作以来,余画就一直穿梭于门诊室、手术室、会议室、办公室之间,践行着“领导就是服务”的信念,这位北京大学口腔颌面外科医学博士用心扮演着自己的职场角色。2月16日,接受记者专访时,他说:“不管是在家乡,还是在外地,都是在工作,所以心态要好。”
    余画到市中心医院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整合颌面外科。从项目申报,到购买设备、引进人才、开展业务,市中心医院将实现颌面外科科室规模的历史性转变。两三年之后的颌面外科将由原来的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颌面外科、医学美容科等5个有联系的科室整合而成,成为一个头颈外科中心。“整合是为了建立一个强有力的颌面外科,然后做大做强。”余画如此解释。
    谈及参加工作后为随州贡献了什么,他谦虚地说:“时间太短,深入去做的事情不多,正在寻找规律,努力找到跟医院结合起来的一种节奏。近段时间,工作之余,所有的精力都用在筹划建立科研合作社。科研合作社成立大会已经举行,目前有社员96人。之所以产生这一念头,主要是觉得科研对于中心医院太重要了。成立这样的组织,就是为了说明科研离基层医院很近,科研是民众运动,不是精英运动。”他认为,科研实力也是中心医院晋升三级甲等医院的大障碍。中心医院科研氛围尚需更加浓厚,尽管医院领导很重视,软硬件设施基础良好。目前,中心医院每年有十余万的门(住)诊量,只要追踪病人,科研不会缺课题。
  
    (见习记者 潘楠)
  
  寄语随州:
    俗话说,落叶归根、衣锦还乡。我们的家乡随州历史悠久、物宝天华、人杰地灵,怎能不让人自豪和留恋呢?今天,人才兴市的战略为随州学子吹响了集合号。如今回到随州,有故友、有乡情、有宏图。我想寄语在外闯荡的兄弟姐妹: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但走的人更多了,也就没了路。反潮流,创潮流,欢迎回到家乡,服务父老乡亲!
  
  博士手记:
    作为人才被引进,我感到莫大的荣幸,也有同样大的不安,因为在建设家乡、服务人民的大学校中,我不过是个小学生,而成材则是将来时。回家之后,我感受到了家乡人民的支持,接受到了组织的关怀、领导的指点和同事的帮助,并从中收获了信心、校正了航向,工作已经步入正轨。在中心医院工作,我的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进一步提高医院的科研水准,进一步丰富医院的科研成果,为临床工作服务;建设口腔颌面外科成为省级重点专科;最终为全市人民的卫生健康事业出一份力。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让科研合作社撬动基层科研——访市中心医院副院长余画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综合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