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工业兴市“主战场”——访随州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第一书记、管委会主任李百灵
作者:许享红
望城岗工业园,2月18日投产的东莞天华电子公司变压器生产线有序运行,刚引进的硕科公司锂离子电池生产设备正在安装。城东工业园,奥龙专汽公司总装车间,设备调试有条不紊,厦门厦工专汽项目,场地平整工程即将告捷…… 建设生产两相旺,满园春色关不住。2011年,随州经济开发区将努力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招商引资落地25亿元、规模企业总产值120亿元、财政收入4亿元。如何实现目标?2月19日,记者就此采访了随州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第一书记、管委会主任李百灵。 “抓平台配套、抓项目落地、抓引资环境,把随州经济开发区打造成名副其实的工业兴市‘主战场’……”李百灵侃侃而谈。 首先是抓平台配套,只有依托平台才能吸引项目、聚集资金。按照市委提出的“开发区按20平方公里打造发展新平台”的要求,随州经济开发区3个工业园,即城东工业园、华裕齐星工业园、化工工业园同时建设,兼顾随州粮食物流园建设服务,延伸健民路、红旗路,完善编钟大道、波导路等,实现新工业区与中心城区无缝对接;迁村腾地,让引进的企业一落地就能开工,妥善安置待拆迁的630户居民;拉开5平方公里的化工园区框架,承接已经签约和正待签约的化工类项目进驻。 其次是抓项目落地,要确保去年开工的企业都能如期投产,确保规模企业今年总产值120亿元。另外,形成年产100亿元的新经济增长点,在今年“项目建设年”创造实绩的同时,为持续发展打好基础,这是建成工业兴市“主战场”的关键。李百灵说,到6月底,城东工业园要竣工厂房20万平米,今年建成40万平米以上;化工工业园不搞来者不拒,而要精挑细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保护环境。已经“选资”通过联审的10家企业,要早日开工。促重点项目扩能,围绕齐星年产10万辆车身扩能,引进配套项目;促成双龙公司年产1万辆专用汽车项目建设;围绕晶星多晶硅,引进绿钢科技等上下游项目。积极开展 “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争取今年新增工业总产值20亿元。 再次,抓招商环境建设,打造投资的“强磁场”。李百灵郑重承诺:要确保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做得大、能赚钱。同时,在服务中把握好投资力度、投资强度、投资速度,即每个项目投资不低于3000万元,每亩投资不低于100万元,每个项目建设期不超过两年。 展望“十二五”,李百灵信心满怀,他坚定地说:“到‘十二五’期末,规模企业年总产值超过300亿元,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这个目标,我们一定能实现!” (本报记者 许享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