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改变生活
核心提示 春节前后,亲友同学相聚甚欢。大家在畅叙亲情友情的同时,也就自己近年投资理财经历进行了交流。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由于投资理财方式的差异,一些人的生活在短短几年间发生了很大变化。“理财改变生活”,看来这话还真没错!下面,介绍几则身边的理财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 理财“绝缘体”,一心保现金 上周日,在一次老乡聚会中见到了久违了的L君。席间,说到投资理财,他脸上流露出几分不屑。“三四年前,股市火爆时,我们单位里的很多同事抢着买股票。可赚钱的兴奋劲儿没有持续几个月,就被‘跌跌不休’的股市给浇灭了。到现在,多数人还没有收回投资的本金。”L君说,好在当时自己比较淡定,才没有被股市给套住。 面对近年的投资理财热,L君有种置身事外的超然。在他看来,啥投资都是有风险的,天上不会掉“馅饼”。 不炒股、不买“基”,没买保险,就连三年前单位集资建房他也弃了权。尽管现在这批房价已翻了一倍多,但L君并不后悔。他说:自己是打苦日子过来的,现在手头不多存点钱总感觉不踏实。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养老钱、看病钱,孩子的教育费,都得想办法攒啊! 点评:投资固然有风险,但目前物价高位,不投资同样有风险,甚至风险更大。按照近年的通货膨胀率算,我们手中的10万元,10年后会大幅缩水。去年曾有经济学家称,白领拥有1000万元,20年后在国内一线城市也未必能够养老。 “股神”巴菲特的投资格言是“保住本金”,但他的前提是要“投资”。如果一直把钱握在手头,即使守住本金,也挡不住资产贬值。投资理财本身就是一个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像L君积攒的看病养老钱,其实可以通过商业保险来承担,孩子教育金等可以通过投资理财的 “复利”效应来提前实现。 投资房产,财富倍增 与L君远离理财相比,Z先生这几年通过投资房产实现了资产的快速增值。 目前,他大大小小已有3套住房。前段时间单位说要低价团购商品房,他的瘾又上来了。可盘算后发现房价太高,加之首付比例提高,还真难以承担。最后,一番合计,他和一个同事联合购买了这套团购房作为投资。 Z先生说,通过投资房产,他的家庭资产迅速由五六年前的几十万元,涨到了现在的300多万元。当然,这只是一个财富数字,并不是真金白银。不过,Z先生说,以他家的收入状况,如果只是靠攒钱存钱,即使几年不吃不喝,最多也就是积累百十万元的资产。 “这年头,投资要反其道而行之。2007年四五月份,大家一窝蜂地追涨股市,其实说明这场投资的盛宴该结束了。这两年,大家一直谈论房价调控,其实说明房价有上涨动力。”Z先生道出了他的投资“真经”。 点评:有了钱就买房产,近几年不少人从房产投资中尝到了“甜头”,许多中年人对此更是热衷。需要提醒的是,越是大家都认为房价上涨的神话不可能破灭,那我们就越需要意识到其中的风险。就像当年美国次贷危机前,人们把一切希望建立在房价永远上涨的神话上,但最终因房价下跌而引发了金融危机。投资理财需要多元化,既可分散风险,也好给房价降降温,同时别难为那些“望房欲穿”的年轻人! 在尝试中学习 前几年,W女士一股脑地投入到股市里。几年下来,几番涨落,到头来一算,并没有赚住钱,还搭了工夫。在她看来,自己这样的普通投资者对股市还真把握不住。不过,几年的炒股经历也让她学会了投资分析的方法,去年下半年,她通过投资黄金和白银,倒是赚了七八万块钱。另外,她还把部分从股市中抽回来的“闲钱”放到一家担保公司理财,每个月有一笔不错的收益。 点评:投资有得有失,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提高,这本身就是收获。一方面,投资一定要善于学习、敢于尝试,在这个过程中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另一方面,投资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要注重资产配置和投资组合,在分散风险的同时获得相对稳健的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