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兵”降“火魔”
作者:宋俊超
本报记者 宋俊超 通讯员 宋超 刘继璐 3月18日晚,空降兵某师组织年度新兵首次夜间跳伞。 当该师跳伞指挥所开进着陆场后,发现着陆场东北方向有山火,负责现场指挥的师领导当即派出先遣侦察组勘察情况。19时整,千余新伞兵跳伞训练按计划进行。20时40分,完成3个波次的跳伞任务后,该师先遣侦察组完成预先情况侦察。同时,部队接到驻地政府求救:“10余公里外的深山林场着火,火势凶猛,请求支援!” 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该师领导采取边报告边处置的办法,集合已完成跳伞任务的官兵。21时左右,刚刚着陆的200余名官兵,携带上地面保障分队现有锹、镐、扫把等工具,火速赶往火场。由于火灾发生在深山,车子开了一半左右的路,就无法通行,官兵们只得徒步前行到火灾现场。现场熊熊火苗窜到1米多高。负责现场指挥的师领导迅速查看火情和地形,把扑火分队分成两个组,从山火的两个断头进行施救。由于救援工具不足,他们就用护林员砍伐的松树枝做简易工具,一边扑火一边设置隔离带隔断火源。山体陡峭,有的地方还有断崖,官兵们在护林员的引导下,一步步摸着向前推进,一点点地控制火势。他们不顾跳伞的疲累,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控制火情,保卫人民生命财产。 经过连续3个多小时的奋战,23时40分,山火被扑灭。当部队安全返回营区时,已是次日00时2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