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提出“降”字房控目标
成为国内出台的“最严”房价控制目标
新华社3月30日电 继出台地方最严的楼市“限购令”之后,北京市政府29日晚再度重拳出击,确定今今年北京新建普通住房价格与去年相比稳中有降,同时将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廉租住房应保尽保,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能力明显提高。北京易居房地产研究所所长牟增彬表示,这是目前国内出台的“最严”的房价控制目标,彰显了北京市控制高房价的决心和信心。 今年初发布的“国八条”要求,2011年各城市人民政府要合理确定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并于一季度向社会公布。在北京之前,全国已有数十个城市出台了房价控制目标,但却“涨”声一片,有些城市确定的房控目标是上涨15%甚至更高。 北京中原地产市场总监张大伟认为,一些地方出台房价上涨的控制目标,将严重影响市场预期。在前期“限购令”下,很多老百姓本来预期房价会下降,但如今调控信号陷入混乱,干扰了市场预期。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表示,刚刚出台的北京房价控制目标显然将受到百姓认可,这将挤出一些高房价区域和项目的泡沫成分。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说,北京新建普通住房是指住宅小区容积率1.0以上、单套建筑面积14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其中以90平方米(含)以下住房为主,包括普通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 2010年北京房价基本上仍是逐渐走高的态势,到年底又站在高点。而今年头2个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的价格在去年底高房价基础上,又出现持续环比上涨。这意味着要实现今年“稳中有降”的目标,今后几个月房价必须出现实质性的下探趋势。 “从多年来北京房价持续上涨来看,这有一定难度。”中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秘书长陈云峰表示,提出“稳中有降”可能引发房价增速大幅下降,但房价大降比较困难。 据朱中一分析,就全国而言,客观存在的通胀压力及地方政府对房地产业的依赖也对房价下降是个挑战。但调控力度的加大,将进一步加剧市场的观望,促使市场交易量下降、价格下调。 朱中一认为,应发挥调控政策组合拳的效应,通过严格执行限购、限价、差别化信贷、扩大供应、发展保障房等多种方式,能取得一定效果。尤其是一些前期涨幅过快的项目,后市仍有降价空间。 无论是之前“京15条”的“限购令”,还是刚刚公布的“限价令”,北京都执行严厉的标准,其严厉程度远超一些大中城市。 对此,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住房政策和市场调控委员会主任娄立平指出,经济发展越迅速、水平越高的城市,其结构矛盾往往越复杂,因此采取的手段必然更加严格。另外,首都地位也赋予北京特殊的责任感。 娄立平分析认为,北京房价控制目标的出台,对其他城市是一个较好的示范。29日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确定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时,要在本地区内听取社会的意见,使各地调控目标的制定科学合理,并取得社会的认同和支持。已经公布的,也要以适当方式听取社会意见酌情调整。这个 “酌情调整”,为各地参照北京 “稳中有降”的房价控制目标留下伏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