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福岛核电站两次堵漏失败
放射性污水继续直流入海
新华社4月3日电 针对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取水口附近电缆竖井侧壁出现的裂缝,为防止含高浓度放射性物质的污水从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取水口附近的电缆竖井内流入海中,继此前使用混凝土处理失败后,日本东京电力公司3日尝试向竖井“上游”灌注吸水后会膨胀的“高分子聚合物”,以阻止污水排放,但随后发现流入海水中的污水量并没有减少。 东京电力公司在竖井旁的混凝土地下隧道上方开凿了孔穴,然后注入这些“高分子聚合物”。这种物质吸水后,体积将膨胀50倍。东京电力公司本来准备在注入高分子聚合物之后再注入混凝土固定。 2日,东京电力公司确认竖井内有污水流入海中后,曾在当天分两次灌注混凝土,希望堵塞竖井内的裂缝,防止污水流出,但是最终因为混凝土无法凝固,以失败告终,污水在3日仍源源不断流入海中。 检测数据显示,竖井内污水所含放射性碘-131的浓度相当于正常运转中反应堆内水相关数值的1万倍以上。日本方面认为,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海水遭到放射性物质污染和上述电缆竖井内流出的污水有关。 这个竖井为混凝土结构,深约2米,工作人员可从竖井进入地下横向隧道检查电缆。东京电力公司认为,这个竖井与2号机组周围存在高放射性污水的地下隧道连通,应该是2号机组反应堆内污水流入海中的一个通道。>>>辐射影响 辐射改变海洋动物DNA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美国专家们表示,福岛核电站附近的放射性污染对当地海洋动物的生存造成伤害。 放射生态学家沃德·维克勒说,海洋动物的卵和幼体对辐射较为敏感,所导致的辐射暴露将改变它们的DNA。 纽约莱曼学院海洋与江河口研究所负责人拉什林指出,绝大多数变异动物无法幸存,一些动物还会将变异遗传给下一代。如果海洋动物摄入受到辐射的植物和小型猎物,海洋食物链将受到污染。 >>>专家说法 积水长期排放海洋生物或变异 中国核问题专家、国际问题研究所军控研究中心主任滕建群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被核辐射污染的海水受到向北和向南的两股洋流共同作用,最终向东流,短期内对我国近海产生的影响很小。 针对美国专家有关放射性物质流入海洋会导致海洋生物死亡或者发生变异的说法,滕建群认为,目前排入海水的积水含辐射量很少,并且是短暂地排放,同时海水本身具有净化能力,再加上海水环流稀释,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不会太大。但是如果长期排放,也不排除海洋生物死亡或变异的可能。 他同时表示,目前世界上对海洋核污染的研究并不够深入,严重程度还要看接下来日本对积水流入海水的控制情况。 >>>相关新闻 两名失踪人员遗体被找到 东京电力公司3日宣布,在福岛第一核电站4号机组涡轮机房地下室发现了3月11日大地震之后失踪的两名工作人员的遗体。这是东京电力公司首次确认有福岛第一核电站工作人员死亡。 东京电力公司说,两名工作人员的遗体于3月30日被找到,他们身上均有多处外伤,推测认为可能死于出血性休克,遇难时间在3月11日大地震当天16时左右。 >>>最新动态 12020人死亡 15512人失踪 日本警察厅3日宣布,截至当天16时,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的强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已确认造成12020人死亡,15512人失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