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作者:张明学
  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是指用较少的作业次数、准确的作业时间和物化投入量,获得预期的高产、优质和最佳经济、生态效益。
    一、产量目标
    亩单产700公斤以上。
    二、主要生育指标
    1、生育结构。播种期4月15日-20日,移栽期5月25日-6月4日,始穗期8月3日-6日,齐穗期8月10日-12日,成熟期9月20日左右。
    2、苗情动态。亩基本苗8-10万,种子苗3万左右,晒田苗16.5万,最高苗22.5万,成穗数16-18万。
    3、产量结构。亩有效穗16-18万,总粒数200-240粒,结实率85%以上,实粒数170-200粒,千粒重27.8克,亩产量700公斤以上,核心示范片达到800公斤/亩。
    三、关键技术
    1、培育壮秧。①适时早播。通过合理调整生育进程,避开不利天气和病虫高发期,提高结实率,主要是7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高温和8月15日左右的三代三化螟。一般在4月15日-20日播种为宜,延长营养生长时间,增加前期干物质积累,每亩大田用种量1-1.25公斤,每亩秧田播种量7-9公斤,旱育秧每亩苗床播种量15公斤。②留足秧田底。两段秧秧田底面积占大田的12%,旱育秧苗床面积每亩按50平方米留足,为秧苗生长创造一个宽松适宜的环境。③提高寄插质量。两段秧寄秧规格2×3寸,双苗寄插,在4月30日左右结束寄插。④秧田施足底肥。亩施农家肥10-20担,碳铵50公斤,磷肥30公斤,钾肥10公斤,大粒锌0.2公斤。⑤加强秧苗管理。坚持科学管水的原则,在秧苗2叶1心时施断奶肥,每亩施尿素5公斤,移栽前5天施送嫁肥和送嫁药,亩施尿素5公斤,同时喷施25%阿维.毒50毫升兑水40公斤作送嫁药,降低病虫基数。力争秧苗移栽前单株带蘖3个以上,主茎叶龄不超过8叶。
    2、合理密植。根据当地主推品种高产的每亩适宜穗数、移栽秧苗叶龄和在本田可能产生的单株有效分蘖数,确定合理基本苗数。秧龄30-45天移栽(旱育秧35天内为宜),株行距4X9寸-5X8寸,每兜栽2粒谷苗,每亩栽足基本苗8-10万,亩栽1.5-1.6万蔸。宽行窄株栽插,有利通风透光。栽秧时要栽浅、栽直、栽匀,充分利用水稻低位分蘖优势。
    3、平衡施肥。亩产700公斤稻谷需施纯氮15公斤,N:P:K=1:0.5:0.8,实行前氮后移和调整用肥量。磷肥作基肥一次施入,钾肥基肥和穗肥各占50%,氮肥分四次施。根据这一施肥原则,底肥每亩施N、P、K含量45%(氮20、磷10、钾15)的复合肥30公斤+碳铵5公斤(或每亩施碳铵4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氯化钾8公斤),整田时施入;分蘖肥每亩施尿素5-7.5公斤,插秧后5天左右施入;促花穗肥每亩施尿素和氯化钾各5公斤,大约在6月底7月初倒4叶抽出一半时施入;保花穗肥每亩施尿素5公斤,大约在7月中旬倒2叶抽出一半时施入,抽穗后叶面喷施0.1%速乐硼溶液30公斤。
    4、科学管水。栽秧时灌1~2厘米浅水栽秧;栽浅秧,栽插的入土深度2~3厘米;寸水返青,栽完秧后水层加至2~4厘米;薄水分蘖,田间保持薄水露泥状态;及时晒田,当每亩苗数达到16.5万时排水晒田;复水后浅水勤灌,每次灌水2~3厘米,待落干后露田2-3天再进行下一次;孕穗中后期和抽穗扬花期保持田间薄层水,若遇高温可适当加深水层,以水降温(不能缺水);干湿交替结实,每次灌1~2厘米浅水,干干湿湿;成熟前5~7天彻底断水准备收割。
    5、综防病虫。重点抓好螟虫、稻飞虱、纹枯病、穗颈瘟、稻曲病等病虫害防治,根据田间病虫发生动态和《病虫情报》,在植保专家指导下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时防治。
    6、适时收割。一般在稻穗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收获,即谷粒达到九五成黄的时候收获为宜。 (张明学)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科技前沿】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