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增感情是第一目的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增进感情,是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的第一目的。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党的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是增强各级党委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的保证。
    犁耙水响时,随州处处春。数千名干部进村入户,送去党的政策和温情,带回农民的诉求和希冀,办实事、增感情,调查研究促发展,这是重大的民生之举。
    省委书记李鸿忠指出,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关键是增强对群众的深厚感情。我市领导带头,干部跟进,背起行囊,扑下身子,饱含深情,走进希望的田野,急群众之所急,做群众之所需,真正达到增感情的目的。随县厉山镇海潮寺村今年62岁的周仁友老汉,面对入户干部,百感交集,即兴吟唱:“党的政策好,种田不上交,移民有补助,困难有低保。”
    进村入户,要“身入”,更要“心入”,决不能搞形式主义。遇农户下地,找到地头同劳动;遇农户外出,打一个电话、留一张联系卡、送一份宣传单……召集农民议事,进行技能培训,开展民意调查,宣讲家电和农机下乡、种粮和良种补贴、新农合政策,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才能增感情。
    只有贴近民心,方能增进感情。“吾于尔同行,吾于尔同心,吾于尔同德,吾于尔携手”,香菇棚里摘菇,农家小屋畅叙,养蚕坡上赶鸟,整修堰塘铲土,要坚持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把农民当朋友当亲人。“睡着木板床,山风拂面吹,夜宿农民家,感觉格外亲”,驻村干部的日志,流露的是真情。
    增进干群感情,密切干群关系,是进村入户第一目的,干群感情厚了,就会共同克服一切困难。
    进村入户要力戒虚华,力戒浮躁,不可敷衍塞责,不可沽名钓誉。要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倾听民声,反映民意,解决问题,多干实事。要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光大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传统。
  (执笔人:许享红)
  本报评论员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增感情是第一目的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随州要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