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铁流奔涌聚工农——记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

  图为:坐落在广州市越秀区东山恤孤路上的中共三大会址
  
    新华社5月10日电 广州市越秀区东山恤孤路上,一个小型广场掩映在红砖墙的古建筑群中,安静肃穆。广场中间大理石墙上“全中国国民革命者联合起来”的大字简约庄重,诉说着一段激荡人心的历史。
    88年前,这里曾经是一幢两层砖木结构金字瓦顶的房子,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遗憾的是,会址在抗战期间被日机炸毁。如今,人们只能走进广场旁的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里,感受当时的风起云涌。
    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淼翔说,中共三大统一了党内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认识,同时旗帜鲜明地树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的大旗。
    中共三大确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针。很快,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在中国大地上发动了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的大革命。
    在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下,国民革命的思想由南向北,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这次大会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并对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比较完整的规定。
    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以1925年中国共产党发动和领导的五卅运动为标志拉开大幕。全国各地约有1700万人以罢工、罢课、罢市的方式参加了这场运动。从都市到乡镇,到处响起“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怒吼。
    五卅惨案的消息传到华南地区,形成了25万人参加、坚持16个月之久的省港大罢工,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和奋斗精神,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正是在大革命掀起高潮的有利形势下,1926年夏,国民革命军挥师北伐。在沿途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北伐军势如破竹,在半年多时间里,就占领了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各省,消灭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和孙传芳的势力。
    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工农运动以空前的规模迅速高涨起来。在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广大农村,到处燃起革命的烈火。
    李淼翔认为,第一次国共合作虽然最终破裂,但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给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这场以工农民众为主体的人民革命运动,是继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发生的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事件,既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空前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政治威望,壮大了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力量;也鼓舞和推动了东方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促进了亚洲人民的觉醒,阻滞了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扩张步伐。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党的组织得到很大发展,千百万工农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组织起来,同时开始掌握和影响一部分军队,成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的新起点。”李淼翔说,“更重要的是,这一时期确立的革命统一战线方针,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反复实践与发展,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战胜强敌、夺取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铁流奔涌聚工农——记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时事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