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行苏州支行被曝违规建豪华别墅
银行回应称“属员工个人行为”
“北京多家大型央企借保障房名义搞自建房”的风波尚未平息,中国人民银行苏州市中心支行集资违规建设豪华别墅的消息,又被网民在网络上曝光引发公众高度关注。在中央房地产调控的背景下,公权部门“福利房”事件为何频发?记者赶赴苏州,对此事展开核实调查。 网曝银行集资建违规别墅 5月17日,网民“王者168”在猫扑网发表题为 《中国人民银行苏州支行集资建豪华别墅,有图有真相》的帖子,曝光人行苏州支行集资建违规别墅的情况。 帖子说:2008年购买了苏州“越溪庭院”250平方米的联排别墅,之后被告知要多交15万才能收房。更奇怪的是,索要这15万元的并不是开发商,而是中国人民银行苏州市中心支行。第一,人民银行作为一个金融管理机构它没有权利参与到商品房的开发建设当中。第二,合作合资建房仅仅是单位内部员工所建的房屋,那不应该建别墅。经济适用住房要控制在中小套型,中套控制在80平方米左右,小套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建设部2006年曾下发2006年196号《通知》,要求全国各地制止违规集资合作建房,通知第一条就明确规定:从2006年8月14日起,一律停止审批政府机关集资合作建房项目,已获审批的项目必须按照经济适用房管理办法执行。 对此,不少网友留言质疑:交钱给人民银行苏州分行才能收房,莫非银行才是“潜伏”在地产商背后的发包方? 知情人证实为银行与开发商合建 带着疑问,记者来到了被网帖曝光的、位于苏州市吴中区越溪街的“越溪庭院”别墅小区。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小区由5套独栋别墅和70余栋联排别墅构成。别墅外观大多采用了青白色系仿古的设计,园中别致的景观设计尽显奢华。 看到有人出现在小区门口,3名物业管理人员警觉地出门询问。记者以购房者名义要求进入小区,遭到了他们的拒绝。据附近居民介绍,小区里的别墅面积最小的每套约有250平方米,最大的独栋别墅面积超过400平方米。 越溪街道上一些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这个楼盘是2007年人民银行苏州市中心支行与江苏吴中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本是给银行内部工作人员购买的,每平方米5000多元,当时银行人员购买的较少,所以一些社会人士才有机会参与购房,非银行的人拿房子要多交钱就是补偿给苏州支行。 吴中国土分局档案查询的信息显示,该地块拿地单位为“吴中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房管局档案室资料则显示,项目“《商品房买卖合同》之补充协议”上标明的出卖人也为 “吴中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吴中区国土分局一位工作人员称,这只能显示拿地的是吴中地产,不能证明就是吴中地产开发的,毕竟拿地和开发有个过程。对于记者的疑问,吴中区国土分局用地科回应,“越溪庭院”别墅项目并没有办过正式集资手续,是否私下集资不得而知。 银行回应称是“个人行为” 记者拨通了吴中地产客户服务部经理叶黎的电话。对于“越溪庭院”是否是人民银行苏州中心支行的代建项目,她表示对情况不了解,“什么都不知道”,随后匆忙挂断了电话。 随后,记者与中国人民银行苏州市中心支行办公室徐亚荭主任取得了联系。她表示,这个项目与人民银行无关,“不是单位的组织行为,纯属员工个人行为,其他无可奉告。” 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一位负责宣传的人士表示,南京分行目前对事件并不知情,如果事实存在,那么这损害了中国人民银行的形象,将立即对此展开调查。 19日,中国人民银行苏州市中心支行有关负责人回应说:人民银行苏州市中心支行没有出资,没有提供任何形式的补贴,所涉土地的使用权也不属于该行。以上团购行为,是个人与江苏吴中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之间正常的商品房买卖行为。 豪华别墅究竟由谁而建?这一行为是否违规?疑云仍然没有飘散。而人民银行苏州中心支行“不是单位行为,纯属个人行为”的回应,更让“别墅门”事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公权“福利房”事件何时休 法律界人士表示,以目前披露的信息分析,银行方面可能涉嫌违规。如果“越溪庭院”是“苏州人民银行与江苏吴中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那么苏州人民银行就涉嫌违规违法。如果是该支行集体购买后再分配,那么其中存在侵吞国有资产的嫌疑。 对于“纯属个人行为”的回应,江苏众盛律师事务所张婧律师表示,这关键要看有没有借单位名义实施集资建房,如果有,就涉嫌违法违规。 多方涉事者欲遮还羞的态度,让网民对事件的讨论持续升温。网民普遍对公权部门的违规行为表示愤慨,不禁发出“‘别墅门’事件何时休?”的慨叹。还有网友尖锐地指出,在“越溪庭院”附近,还有海关、供电等多个部门由开发商代建的别墅群,正是缺乏监督才滋生了腐败隐患。 “‘别墅门’事件受到民众的持续关注,彰显出公众对于腐败的忧虑。”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副教授邵晓莹分析认为,无论真相如何,事件都为政府部门敲响了警钟,如何有效监管公权部门行为,避免寻租行为的产生,“建立完善并监督到位的体系,才是将一串串问号拉直的关键所在。” 相关新闻 人行扬州支行被曝集资别墅 江苏扬州市仪征刘集镇的东面,有100多套豪华别墅,在当地,这100多套别墅被老百姓称为 “银行房”,因为这些都是中国人民银行扬州中心支行职工的集资房,旁人就算有钱也买不到。 5月17日下午,记者赶往扬州刘集镇进行实地调查。在几位村民的指引下,记者找到了这个非常低调的别墅区:大门口没有任何标志,只有一个简单的伸缩门,不仔细看,根本不知道这是一个别墅区。不过,穿过大门之后,里面却是另外一番天地,只见一幢幢三层联排别墅整整齐齐地排列着,给人一种气派的感觉。一幢房子为两户,每户都有一个车库,三楼都有一个大露台,每户人家都有单独的花园院落。 记者以买房者的身份在小区内暗访。业主董先生说,这个小区确实为人行扬州中心支行集资,随后组织职工买的,而他正是银行正式职工。物业工作人员也证实,小区业主都是人行职工。 仪征市刘集镇政府相关领导向记者证实,该别墅区确实为银行方集资所建。“该地块挂牌两次流拍后,2006年,该土地块第三次挂牌时,银行以当地一家房地产有限公司的名义以1600万左右的价格拿下了这100亩地。”镇上土管所胡所长介绍说。 5月17日下午,人行扬州中心支行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刘集这一别墅区和人行无任何关系,都是谣传,人行也没有通过任何单位进行开发。不过,该负责人称,确有职工在那里买房,他表示,这和银行没有任何关系。 本版图文均据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