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决不向旱魔低头
——我市抗旱保丰收纪事
作者:陈晓林实习生姜曦
本报记者 陈晓林 实习生 姜曦 通讯员 代保亚 汪晓春 旱情来袭,庄稼喊渴。 抗旱保苗,时不我待。一场抗旱保丰收的攻坚战,在林业大市、鄂北粮仓随州打响。 旱情罕见 “渴声”一片 “几个月没怎么下雨,河沟和塘堰都干了,我家的水田现在还没插上秧。”昨日,随县安居镇姜家棚村村民范明祖走过自家的责任田,忧心忡忡地说。 “我活了70多岁,还很少看到这样的干旱,现在就希望老天赶快下雨。”范明祖无奈地说,“现在我的秧苗靠每天浇水保着。如果到6月底还不来水,只好改种黄豆等旱庄稼了。” 我市今年的旱情,历史罕见。自去年11月至今,全市没有下过一次超50毫米的透墒雨,东西南北处处“喊渴”,高峰期受旱农作物面积达120万亩。 据市防汛抗旱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截至6月1日,全市今年累计平均降雨量只有143.9毫米,不到多年同期的一半;全市各类水利工程蓄水6.99亿方,比多年同期少3成以上。全市堰塘干涸9.94万口,271条山沟河溪断流,83座小型水库接近死水位。 组织有力 快速响应 严重的旱情,深深牵挂着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心。 早在2月15日,市委书记王祥喜就在市委办《值班快报》上就抗旱保春耕作出批示,要求各地高度重视旱情,采取得力措施抗旱保春耕。5月14日,王祥喜再次利用双休时间,从中央党校赶回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研究部署抗旱工作,提出了“抗大旱、保饮水、保三夏、保稳定”的工作要求。 在抗旱的关键时刻,市长刘晓鸣先后8次深入抗旱一线,现场指导抗旱和防汛备汛。市委常委、副市长彭明方根据旱情发展,多次组织召开抗旱协调会、会商会、现场会。 市防汛办充分发挥调度中心的作用,于5月初在全省率先提出,将工作重心由汛前准备向抗旱转移;把“三万”工作队就地转化为“抗旱”工作队,启动抗旱Ⅲ级应急预案;上收水库调度权限,全力蓄水保水。随后,各区市县协同联动,启动Ⅲ级应急响应。水利、农业、气象、林业、民政等部门也先后启动Ⅲ级抗旱救灾应急响应。 多措并举 奋起抗旱 有收无收靠水。当前旱情,正是影响农业收成、造林效果的“卡脖子”旱。 旱情紧急,唯有千方百计积极找水、调水。 向地下找水。各地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农民打井抗旱。随州经济开发区淅河镇大庙村,是个典型的旱包子,非灌区。由于长期干旱,该村堰塘全部干涸。该村在原有300口水井投入使用的情况下,又投入2万元,对村民新打的水井每口补贴200元,如今全村新打水井近百口,户均1.3口水井。通过打井,基本解决了全村3000亩耕地无水灌溉及人畜饮水难题。村支书冯广彦高兴地说:“大旱之年,小水井发挥了大作用。” 向天上要水。5月9至10日,全市各级气象部门紧急出动高炮2门、火箭作业系统1套,分别在随县唐县镇、曾都区何店镇、广水市吕平山成功实施多次人工增雨作业。5月21至22日,气象部门再次抓住有利的天气条件,在随县均川镇、曾都区何店镇、广水市李店镇实施人工增雨作业。两轮人工增雨作业效果明显,对缓解旱情起到了积极作用。 向水利工程要水。广水市近10年未启用的徐家河高泵站今年再次启用。由于泵站建成已30余年,设备严重老化,广水市投入资金170余万元,对电力设施、机电设备进行了维修或更换,于5月25日上午正式开机运行。为使渠水顺利流入农田,陈巷、骆店、长岭等3个乡镇投入资金146万元,请来15台机械清淤整修干渠34.5公里,支渠68.8公里,维修机电泵站9处。 车运肩挑,浇水保苗。曾都区双寺村有3700亩油茶、中药材基地,业主不计成本,从堰塘抽水抗旱,目前油茶、中药材成活率达到80%左右。随县殷店镇谢家湾油茶基地和金塔村油茶基地,投资人白志勇、殷鹏飞每天请水罐车送水到山脚,再请乡亲挑水上山浇苗,油茶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 截至6月1日,今年全市已投入抗旱劳动力34.52万人,投入抗旱资金6164.5万元,启动固定泵站565处,投入流动抽水泵1.45万台套,抗旱打井1960口,抗旱用电1166.3万度,抗旱用油1221.5万吨。全市各类水利设施共计开闸放水2.01万方,提水0.94亿方,抗旱浇地107.99万亩。 科技抗旱 抢抓农时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中稻是我市秋季面积最大、产量最高、效益最好的大宗农作物。能否多插中稻是夺取全年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关键。 农业专家认为,随州地区中稻育秧、栽插期弹性较大,6月25日左右栽插的中稻亩产仍能超过500公斤。为了抢抓育秧、插秧时间节点,全市各级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按照6月25日移栽这一目标来加强管理,千方百计保住秧苗。尽力保持秧田湿润,延长秧苗在秧田时间,等水插秧;加强病虫害防治,减少大田病虫害发生;把无水栽插的机插秧,迅速转到寄秧田,以等水插秧。 今年,全市计划种植175万亩中稻,至6月2日已经栽下81万亩,另94万亩所需的秧苗依然在育秧田里,且长势良好。市农业局负责人认为,“虽然旱情比较严重,但我们仍然有季节可赶,有措施可补,有科技可用,我们有信心打赢抗旱保丰收这场硬仗。” 据气象部门预测,我市近期仍无较大降雨过程,旱情将呈加重趋势,抗旱形势更为严峻。但坚韧、团结的随州干群不会向旱魔低头,我们有信心取得这场抗旱攻坚战的最后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