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勇 斗 连 环 旱
——广水市全力抗旱保增收
作者:宋俊超特约记者李明清
本报记者 宋俊超 特约记者 李明清 6月8日,烈日炎炎,广水市李店乡应店村祝国强夫妇正在地里种花生。像他们这样,全村有200余亩水田,因无水插秧而改种了旱庄稼。 受连环干旱持续困扰,到5月底,广水市337条大小河流有135条基本断流,部分小型水库接近死水位,6.5万口塘堰干涸70%。面对旱情,该市紧急启动抗旱三级响应,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抗旱保增产。 科学调水 统筹安排 大旱面前,全市一盘棋,统一调度,才能发挥水的最大效益。 该市按照水系、流向、流量,制订干渠、支渠送水时差,降低沿途水损量。同时,组织力量,严守灌区各灌口,严防大水量流经造成溃口。黑洞湾、花山、飞沙河等6座大中型水库已开闸放水3700余万方,各小型水库放水约2600万方。同时,太平高山、长岭高泵站、余店徐店、城郊陡坡等一批大型机电泵站陆续启动,提水2000余万方。 “连环旱”还让“沉睡”了10年的徐家河水库高泵站“苏醒”。为确保高泵站及早启动,该市组成专业攻关队,抢修老化电器,使灌区内近80%的田块插上秧。 为向旱区多送水、快送水,该市实施“最后一公里”畅通工程,兴修干支渠、清淤排水沟、改造加固河坝、新建灌溉泵站、配套改造闸(管涵)。目前,该市已科学调水近亿立方,完成插秧面积35万亩,占计划插秧面积的70%。 干群一心 顽强抗旱 万众一心战旱魔。该市各级干部严格按照“一抗三保”思想,纷纷走到抗旱第一线,与“水”结缘。 为抢修高泵站,该市10余名干部驻扎水库边,与施工人员一道夜以继日抢修电机设备;该市人武部和预备役官兵主动请缨,参加渠道放水抢险18处,农村供水管网巡查480公里。 党员干部奋战在抗旱一线,困难排解在突发现场。5月26日,高干渠泵站开机抽水时间不长,突然多组低压配电柜烧毁。供电公司副总经理殷勇立马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急驰泵房,并调集电气设备等物资,重新安装配电柜。次日,库水又流进了10万亩干涸的农田。 连环旱使陈巷等部分乡镇发生了人畜饮水困难,全镇有5000多人喝不上干净的饮用水。从5月初开始,该市就组织消防罐装车,每天送水到村口。看到清澈的自来水流进水桶,村民的脸上绽开了笑容。 早日调整 改种杂粮 “水路不通走旱路”,审视旱情抓改种。 李店乡以应店村等为试范,引导农民改种旱庄稼,目前,全乡已播花生1.1万亩,棉花7500亩,大豆、红苕等旱作物7000亩,蔬菜3000亩,对确实无水播种的500亩田块实行退耕还草,实现了种满种足。 为赢得抗旱保增产的主动权,该市抢抓改种作物的最佳播种期,农业部门组织各乡镇农技人员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民改种玉米、大豆、绿豆、芝麻等,对缺种户做好品种、数量等登记,并及时从外地调运回玉米、绿豆等优质良种。 截至目前,该市已播种花生11万亩、棉花8万亩,主动改种薯类、大豆、玉米等作物的农户越来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