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汇局:“热钱”尚未成规模流入
房地产业外资流入增速较快
新华社6月16日电 国家外汇管理局16日发布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年报2010》披露,我国有“热钱”违规流入现象但尚未成规模集中流入,“热钱”通常以“蚂蚁搬家”的方式分散渗透,尚未发现国际“金融大鳄”大规模流入的情况。 报告指出,近年来外汇管理检查中发现了一批“热钱”违规流入的典型案例和渠道,如加工贸易中通过高报工缴费等方式多收汇、转口贸易企业利用收付汇时间差扩大外汇净流入、空壳公司虚假利用外资、外汇资本金违规结汇、个人分拆结汇、银行突破短期外债指标融入资金等。但“热钱”违规流入通常以“蚂蚁搬家”的方式分散渗透。 报告认为,我国在金融稳步开放进程中始终注意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控,国际性“大炒家”以违法违规形式进入我国存在法律风险,同时我国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尚不足,对擅长杠杆交易、套利交易的对冲基金等国际金融机构吸引力有限。 不过报告警示称,近年来房地产业外资流入增速较快,从2001年到2010年,房地产业的来华直接投资占外资流入总量的比例基本保持在10%以上。2006年以后占比逐步提高,2010年达到23%。报告认为,这些投资以现汇为主并基本结成人民币使用,其影响需密切关注。 国际收支大额顺差加大宏观调控难度 国家外汇管理局16日发布报告称,2011年我国国际收支仍将呈现较大顺差,国际收支运行可能呈现一定波动性。 报告指出,当前,国际收支大额顺差的问题已成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矛盾之一。国际收支大额顺差加大了宏观调控难度,易推高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阻碍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制约宏观调控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国际收支大额顺差也加大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难度,同时还易增加我国对外贸易摩擦,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不利于为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的良好外部环境。 报告表示,下一步将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着重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逐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稳定和提升国际市场份额的同时,重视进口的战略意义,促进国际收支在更高水平上基本平衡;加强和改进外汇管理,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拓宽资本流出的渠道。按照均衡管理的思路,加强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跟踪,建立资本流动的均衡管理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