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强工兴镇谋跨越 励精图治谱新篇
——广水市杨寨镇抓党建促发展纪事
  六月的杨寨,风和日丽,景色秀美;六月的杨寨,人心思干,百业繁忙。在这片106.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杨寨镇党委正高擎发展大旗,带领着全镇1202名党员和56000名群众克难奋进,砥砺前行,力争在3年内实现工业总产值150亿元,财政收入2亿元,建成城区面积6平方公里,居住3万人的全省“副中心城镇”、文明镇,跻身湖北综合经济实力“20强乡镇”,融入全省“镇级市”试点。
  党旗引领发展路
    “一个具有很强执政能力的党委,首先是一个学习型、廉洁性的党委。”杨寨镇党委始终坚持把学习和廉政作为党委的首要任务,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将每周五下午定为例行学习时间,每月组织一次干部学习交流,每半年组织一次学习考评,每年组织一次党员学习轮训。
    近年来,杨寨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项目建设风起云涌,先后争取和吸引了中央、省、市的资金10多亿元。面对银海金浪,杨寨镇党委不断加强廉洁建设,警钟长鸣,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对党员干部常提醒、常教育、常督促、常监管,对项目建设、集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福利事业资金实行统一管理,不断提高资金使用透明度。浓厚的学习氛围,严格的廉政机制,优化了党风政风。近几年,杨寨镇党员干部没有一例严重违纪现象,也没有发生一起乱收费、乱罚款行为。
  工业擎起一片天
    杨寨东临大悟,南接孝昌,在武汉城市圈紧密层的最前沿,是“对接大武汉、承接大转移”的最佳平台,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杨寨境内有107国道、京广铁路、省道黄杨线,距京珠高速仅有十几分钟的车程,即将通车的麻竹高速穿境而过,有着无与伦比的交通条件。但是在2005年前,杨寨的支柱产业却是农业,全镇剔除农业税,全年财政收入只有160万元,农民人平年收入只有2860元。
    “光靠农业来擎起杨寨这片天,不是明智的选择。”杨寨镇党委有所感悟,确定了“农工重心掉头”的科学发展新思路。面对只有一家即将倒闭的原省铁合金厂这样脆弱的工业基础,杨寨镇党委大胆尝试,科学创新,对铁合金厂进行彻底改制——破产、拍卖、安置,依附于这个仅有也是难得的“灶体”,裂变、聚集、化蛹为蝶,实现了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兴。目前,杨寨镇已拥有规模企业6家,其中亿元企业3家,2010年实现规模工业产值25亿元,创税收4800万元。
    早在工业发展刚刚露出曙光的2004年,杨寨镇党委就将眼光投向了未来,对落户企业进行了科学规划和合理安排,制定了很具有吸引力的招商引资政策,集聚工业群体,全力打造以冶金业为主的杨寨工业园区,并立志在3至5年内建成一个面积达4平方公里、产值过百亿的经济开发区。围绕这一思路,杨寨镇党委投资了近1000万元,建设了两条22米宽的园区道路;投资2000万元整体搬迁了小杨湾、付家田、朱家港200户人家,为工业建设囤地600余亩;投资3000万元,和武汉铁路局合作建成了固定资产投资过1亿元的京广铁路鄂北战略储备基地;投资500万元,将广水霞家河水引到杨寨园区和四个集镇;配资580余万元,对境内23个村2个社区的道路进行了全面硬化,率先实现了村村湾湾通公路。通过申报立项,省电力局已批准在原已拥有一个110KVA变电站的基础上,在杨寨再新建一个110KVA变电站和一个220KVA变电站,新建的110KVA变电站目前正在建设中,220KVA变电站在两年后可望建成。
    不断优化的基础设施,不仅为杨寨后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而且也增加了外地客商来杨寨投资的引力,除了已落户园区的华鑫、金汇、鼎盛3家亿元企业纷纷增加后续投资外,2011年杨寨已与8家客商达成投资意向协议,前来考察意欲投资的老板不下20人。目前杨寨园区固定资产投入已突破20亿元,2011年可望再新增10亿元。
  城镇成为支撑点
    杨寨镇党委在城镇建设过程中高品位设计、高标准施工,每一处建筑物的结构、形态都请专家设计规划,对建设工程中的每一块砖都做了严格的要求规定,确保50年不落后。先后投资100万元对杨寨老街重新铺设了C30混泥土路面,达到国家二级公路标准;投资280万元为镇区107国道和黄杨公路修建绿化带、非机动车道、水泥拉条砖人行道;投资210万元对发展大道两侧路基拓宽,铺设条纹砖人行道、安装路灯;投资50万元在街道路口安装了交通红绿灯、路口监控系统和大型广告牌;投资53万元,架设了2个LED电子显示屏、4个立柱式大型广告牌。
  全面发展谱新篇
    近几年来,杨寨经济虽然发展势头迅猛,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曾出现了大起大落的不稳定现象,杨寨镇党委对此一直记忆犹新,“成分单一的工业形态和结构,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弊端,我们要千方百计发展成科学的‘橄榄型’经济形体”。痛定思痛后,杨寨镇党委确立了“全面发展”的思路,在竭力搞好现有冶金为主体的企业基础上,把重点放在了农产品深加工、服务业、电子产品、机械制造、服装、复合肥料等项目的引进和落户上,并掀起了全民创业的高潮。2010年,筛选了镇内9大农民创业明星,作为创业典范在全镇进行广泛宣传。
    与此同时,杨寨镇党委非常注重民生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极力用发展的成果反哺农业和拉动各项事业的发展,近两年,投资1000余万元,整治塘堰108口,硬化塘堰69口;河坝4处,维修泵站6处,新建泵站2处,疏缓沟渠43千米,整修小(一)型水库1座、小(二)型水库2座,增加蓄水138万方;新建沼气池268个;培植了千亩莲藕基地、万亩蔬菜基地、5000亩油茶基地、万头(只)猪、羊、鸭、鸡综合养殖基地、3000亩果林基地“五大农业经济板块”;投资50余万元,建造农民培训学校,开展各类技能培训,为新农村建设和园区建设提供人才保障;投资800万元,对杨寨一中和杨寨二中两所中学整合,建造了四所寄宿制小学;投资500万元,对杨寨中心卫生院实施整体搬迁和建造村级标准化卫生室;投资150万元,建设计生服务中心、群众文化中心、图书馆、文化站、文化中心户;集中供养农村五保55人,分散供养284人,享受按月发放补助保障金的农村低保、城镇低保户有1270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100%;建立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并每年发放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金累计50余万元;组织企业和社会各层成立了“关爱女孩基金会”,对农村一女、二女户发放各种补贴。
    科学的决策必然会获得科学发展的硕果。杨寨正以豪迈的步伐和百倍的信心觅求经济的大跨越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立争在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0亿元,财政收入8000万元,人均纯收入7000元,“实现这个愿望是有把握的,并不难”,杨寨镇主持党委、政府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镇长李福翔如是说。
    日来大地暖,春至万花艳。带着期望和寄托,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历程中,杨寨明天的春光将更加明媚!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强工兴镇谋跨越 励精图治谱新篇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3 版: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