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作种粮抗旱魔
作者:刘诗诗
本报记者 刘诗诗 通讯员 陈明鑫 在曾都区何店镇浪河村十三组有这么四户人家,由于堰塘水源不足,他们为了保证水源供给,约定共种一块水田,收获按比例分配,以保证口粮。 6月17日,来到他们共同种植的水田,只见几户人家正抓紧时间插秧,十几亩地已插了五六亩。 “遭遇自然灾害没办法,堰塘的水管了上游就管不住下游。”村民张德雄是这四户人家之一,他介绍,刚开始,四户人家互相谦让水源,都不插秧,最后由下游的两户人家提议大家共同种一块地,商议过后,大伙一拍即合。 办法有了,具体怎么实施呢?大伙合计,每家每户按实有水田比例分配人工、水利等投资,收获水稻也按比例分配。连续一个星期,大家每天早上七点半就自发准时来劳动。当天轮到种哪家的地,就在哪家吃饭。 这两天,他们把已灌溉水田里的水提起来,又抢插了两亩地。“这四五亩地也只是保证插上,不能保证救稞,但久旱必有久雨,只要种上,总会有水的。”张德友边说,边把秧苗放上秧架,挑到水田里,“今天是种我家的田,我来地里插秧,老婆就留在家里准备午饭。插秧人手不够,还请了两个人帮忙。” 大伙乐呵呵地说:“我们这是和老天斗智斗勇。本来我们之间没有亲戚关系,因为这,大家都联系起来了,心更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