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金顶佛光耀宝珠
大洪山风景区用文化铸旅游之魂
作者:罗毅特约记者钟克波
  本报记者 罗毅 特约记者 钟克波
  
    盛夏七月,大地炎热。而国家级风景区“楚北天空第一峰”大洪山宝珠峰却清风快意,凉爽怡人。湖北日报副总编辑、楚天都市报总编辑张勤耘带领集团几大媒体的文字、摄影等资深记者慕名前来采风,看到佛教圣地标志性建筑宝珠峰慈恩寺金顶游人如织,感慨地说,金顶打通了大洪山的文脉,文脉通则旅游兴。
    大洪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方圆350平方公里,横卧江汉,蜿蜒荆襄,气势磅礴,风光秀丽,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温”的气候特点。这里阳春可观花,炎夏可避暑,金秋可登高,隆冬可赏雪。游山则“千峰耸峙白云隈,积雪经春未肯干”,观水则“千寻碧涧空中落,一片白云岭上生”,览林则“垂荫伞盖千峰秀,溪吟风嘤万壑幽”,探洞则“山河泉石奇中异,鬼斧神工天之作”,溯古则“汉东百川佛号起,楚北千河玉露生”。
    如何为大洪山旅游定位?2009年7月,时任湖北省省长李鸿忠视察大洪山时提出,打造 “湖北佛教首山、华中养生天堂”。此话一出,让大洪山风景名胜区的决策者茅塞顿开:旅游者以追求精神享受为目的,可以说是文化消费者。因此,旅游业的核心产品只能是文化产品或文化含量高的产品,旅游经营者只有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才能从交换中实现盈利的目的。
    让玄妙的佛教文化与美丽的自然风景,共同为大洪山构建出天人合一的和谐氛围,使游人置身其中,犹如品读一部博大精深的百科全书,一读三叹、心旷神怡。目标明确,大洪山风景区党工委、管委会开始大手笔运作。
    大洪山曾是我国佛教禅宗派的重点丛林。唐以后陆续在大洪山主峰四周建有寺庙26处,传承香火数百年,僧众达数千人。宝珠峰在唐、宋、明、清历朝历代都是佛教圣地。山上洪山禅寺上院有殿堂百余间,佛像金饰,阁藏满经,香火不断,磬钟长鸣。山下洪山禅寺下院更是钟声与经声交融。明代王钺在《金刚坡望大洪山寺》诗中描述道:扪萝攀石扣禅关,五月阴寒雪满山。遥听云端箫鼓沸,始知天上有人间。
  (下转第二版)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大洪山风景区用文化铸旅游之魂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随州要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