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随县县委 随县人民政府
新随县成立至今,转眼已经两年了。这两年,是充满艰辛、极不平凡的两年,是新随县的创业者艰苦创业、锐意进取的两年,也是新随县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跨越发展的两年。
建县两年来,随县先后获得2010年度“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进位先进县”、“全省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三农’发展先进县”、“湖北省平安县”等一系列殊荣。今年元至六月,全县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12项重点市政项目快速推进,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八个大幅增长”,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数与2010全年完成数持平,为新一轮跨越赢得良好开局。
精简高效抓筹建
建县之初,我们及时组织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大学习、大调研、大实践”活动,全县掀起一股学县情、献良策、谋发展的热潮。今年以来,我们通过举办建党90周年庆祝活动,组织学习胡总书记讲话精神,扎实开展“两转一推”主题活动,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振了士气,全县广大干群迸发出全所未有的创业激情。积极推行“大部制”,从严从紧科学设置了县级行政机构,公开招考了111名公务员,建立了一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创业干部队伍,短短半年时间,所有县直部门全部设置到位,干部全部到岗,全县工作运转高质高效。
科学规划定目标
确定了“实施‘农业稳县、工业强县、旅游活县’战略,全力建设“活力随县、魅力随县、和谐随县”,力争通过5年努力,建成县经济开发区和闽商石材工业园两个百亿元工业园区,打造农产品加工业、生态文化旅游业、汽车及其零部件加工业三个百亿元产业”的宏伟目标;编制了随县“十二五”发展规划、县城总体建设规划、随县人才发展规划和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等,为全面铺开新随县的建设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大战略求突破
做强特色农业。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植、小区化养殖,十大农业板块基地日益壮大,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发展市级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4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75家,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10年,全县农产品加工产值67.48亿元,占农业产值比重达97.87%,同比提高近50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6524元,同比增长15.21%。壮大特色工业。着力培育产业集群,对规模以上企业实行梯队化管理,农产品加工、采矿和汽车配件产业集群迅速壮大,今年上半年,三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62.44亿元,同比增长58.84%;大力实施“企业成长工程”和“企业倍增工程”,全县规模工业企业总数达到152家;鼓励全民创业,全县新增市场主体3242户,注册资本达53924.5万元。2010年,全县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35.01亿元,同比增长35.5%。激活特色旅游业。着力推进旅游资源大整合、旅游景点大开发、旅游产业大发展,成功创建两个国家4A级、一个国家3A级景区,2010年,全县旅客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分别翻了一番;今年上半年,全县游客突破13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9.8亿元,同比增长67.9%和66.1%。
城乡统筹换新颜
按照“品质精、形象美、内涵深、有魅力”的要求启动了新县城建设,编制了县城建设总体规划,全面启动了县行政中心、炎帝大道、烈山湖风光带等12大重点市政项目建设。特色小城镇建设全面展开。着力实施“百镇千村”示范工程,以厉山、洪山等6个乡镇包装改造为重点,带动全县镇(场)共投入4221.52万元完善城镇基础配套设施,其中洪山镇顺利通过“全国文明村镇”复查工作,被评为“湖北省特色镇”,殷店镇、环潭镇被评为“湖北省重点中心镇”,厉山镇正争创“省级文明镇”。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建成高标准的14个移民新村和柳林镇大堰角村等新农村示范点;三里岗镇被省列为新农村建设试点镇,环潭镇柏树湾村、万和镇走马岭村被省列为第二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县7村被纳入了全省“宜居村庄”建设范围,三里岗镇吉祥寺村被评为“湖北旅游名村”,全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建设平台优环境
迅速搭建了工业、旅游、交通发展平台。县经济开发区建成一期园区道路3.22公里,入驻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26个,被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组建了闽商石材工业园,入园企业33家,年产值达30亿元;10个镇(场)特色工业园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大手笔建设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玉龙温泉公园等七大精品景区,形成“一主两翼”的景区布局,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玉龙温泉公园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正稳步推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总投资7亿元的“西游记漂流”今年7月正式开业迎宾,正积极创建国家4A级景区。县铁路二级客货运站建设项目获得批准,成功争取随信铁路随县段与宁西铁路增二线及电气化改造工程同步实施;以县城为中心的交通运输网络已拉开建设框架,厉封公路、316国道县经济开发区段扩改工程顺利完工;厉封线、合厉线、新唐线部分路段的设计工作全部完成,厉均公路建设顺利启动。
两轮驱动建项目
坚持立项争资和招商引资“两轮驱动”。争取到了省直部门对口帮扶随县的大政策,成功将全国产粮大县、生猪调出大县、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县三大项目单列随县户头,今年上半年,争取国家、省市投资项目93个,到位资金10.6亿元。组建了11个招商专班,主攻大、高、外项目,上汽集团“商用车华中大西北组装销售中心”、“中航工业动赢(随县)新能源专用车物流科技产业园”、襄阳中洋公司“生物质能源发电”等一批大项目纷纷落户随县。建县至今,全县共招商引进项目200多个,到位资金50多亿元。
以人为本促和谐
以“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为抓手,党的建设不断深入,获得全省党建工作先进单位;以开展“十个全覆盖”为载体,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环境。大力实施“科技兴县”战略,建设文化随县,深入推进教育、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认真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19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941人,五项社会保险新增参保4892人,新农合参保率达98%,8.3万余人次得到灾害补助,新增农村低保13400人,5万余人(次)享受医疗救助,加快社会保障住房建设,新增租赁补贴1291户。健全了县、镇(部门)、村三级信访维稳工作网络和立体治安防控网络,不断创新社会管理,认真开展 “四访促和谐”,妥善安置498户2191名郧县移民,实现了“五个不发生”的工作目标,营造了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
三个随县谱新篇
今后五年,是随县跨越发展、快速赶超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的征途上,我们必须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和机遇意识,咬定目标不放松,紧抓机遇不松手,以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主线,大力实施“农业稳县、工业强县、旅游活县”三大战略,全力推进“活力随县、魅力随县、和谐随县”建设。秉承省委书记李鸿忠同志对随县提出的“四文”精神,勇于改革创新,创优体制机制,形成投资创业洼地。坚持特色发展,实施“农业稳县、工业强县、旅游活县”战略,形成特色工业、特色农业、特色旅游业竞向发展的产业格局,推进跨越式发展,打造“活力随县”;凸现炎帝神农文化主题,彰显生态资源优势,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园林新县城,加快特色小城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使随县城乡处处呈现环境优美、内涵丰富、产业鲜明的靓丽风景,打造“魅力随县”;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发展社会事业,保障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分享发展成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安全、幸福指数,创建一个政通人和、安居乐业、社会稳定的“和谐随县”。早日将一个充满活力、魅力四射、和谐稳定的新随县展现在世人面前。
成绩得来不易,经验弥足珍贵。两年的艰苦创业,我们深深地感到:实现随县跨越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农业稳县、工业强县、旅游活县”的主战略不动摇,矢志不移地推动“活力随县、魅力随县、和谐随县”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发扬“解放思想,实干兴县,艰苦创业,迎难而上”的随县精神,紧紧依靠百万随县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克难奋进谋突破,改革创新促跨越;必须始终坚持外争支持、内优环境,着力优化内外两个环境,健全内外两种机制,广泛争取支持,狠抓平台建设,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氛围;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科学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狠抓党的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发展社会事业,注重改善民生,不断促进和谐随县建设。
机遇稍纵即逝,超越永无止境。当前,随县的发展已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我们将继续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和饱满的创业激情,投身于随县新一轮跨越发展中,以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气魄,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作风,务实敬业、开拓进取的精神,只争朝夕,抢抓机遇,团结奋进,艰苦创业,为将我们的新随县建设得更加民主、文明,美丽、富饶而努力奋斗!我们坚信,有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我们一定能够在随县这片热土上描绘出最新最美的图画,创造出无愧于组织、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伟大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