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逸轩
“对老师来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随州一中这所充满爱的校园里,每一位教师都以自己对学生独特的爱播撒着科学与真理;在随州一中的教师团队中,张海洲凑响了一曲爱学校、爱工作、爱学生的动人乐章。
忠诚教育事业 思想品德高尚
张海洲对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无限忠诚,28年来,他总是满腔热情,埋头苦干。调入随州一中后,他热情更高、干劲更足,时时处处以一名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一意搞教学,一言一行作表率,勇挑重担超负荷工作,连续10年周课时达20节以上。
张海洲严格遵守师德规范和从教行为的规定,以校为家,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对学生公平公正,一视同仁,从不歧视差生,特别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善于开展学生思想工作和心理疏导工作,突出抓好励志教育。课余时间几乎每天各个工作时段,他都要深入到教室、寝室、活动场所,了解学生学习、生活、健康情况,指导大家健康学习和生活,引导大家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人生观,他经常以自己的经历和体会教育学生说,“热爱祖国,忠诚事业,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为人正直,谦虚谨慎应该成为我们的基本信念。”
十几年来,张海洲坚持资助贫困生,经常为生病的学生垫付或支付医药费,如2002届毕业生方金秋、夏斌,2003届朱鹏、晏臣、彭娟,2004届黄兴、刘成等同学都曾受到过他的资助。
教学工作扎实 教学质量优秀
张海洲把教学工作作为一门艺术,矢志追求,不懈努力,不断创新,形成独特风格,受到校内外同行、学生及家长一致推崇。
他的教学备课严谨细致、形式多样、结构新颖、针对性强。备课时,他除了反复钻研教材、《大纲》、《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外,经常使用的参考书刊达20余种,旁征博引,将备课内容编成《讲义简本》,极大地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中,他把“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体现得恰如其分,通过精辟讲解、巧妙提问、深入讨论、适当训练,课堂气氛活跃、妙趣横生、“双基”落实、效果优良。十几年来,在他教学的吸引下,很多同学对生物学由困惑到喜欢到热爱,不少同学还立志从事生命科学的研究。
张海洲治学严谨,精益求精,教学质量优秀。2000-2001学年,他任教高二年级4个班的生物课,历次考试的各项指标都位居前列。2002-2009年连续八届毕业班教学质量在综合考核中全部位居前列。
坚持改革创新 科研成果丰富
张海洲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十分注重教学理论的探讨和教学经验的总结,积极参加教学科研和教学改革,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他承担随州市教育科学 “十五”规划立项课题——生物“研究性学习”探讨。他带领课题组坚持开展活动,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研究目的明确,研究过程清晰,研究成果丰富。参加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创新教育中教师角色转换研究,撰写的论文公开发表3篇,其中 《认真实施新课程,提高课堂有效性》获省级一等奖。在今年7月20日全国教科研表彰会上,张海洲被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评为“全国‘十一五’教科研先进个人”。
张海洲在繁忙工作中,还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在创建省级示范高中工作中,他白天教学忙,总是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审查材料、整理档案,累计加班120多小时,不取分文报酬。实施新课改后,他牵头组织了《校本课程》的编写工作。他还参加“青年教师帮带活动”,经常指导帮带对象的教学业务,督促他们迅速完成任务,不断提高质量。
“三尺讲台,诚信执教显风流;一片丹心,回报人民看今朝。”2004年9月,他被市政府授予“十佳学科带头人”称号;2006年6月,被市教育局党组评为“模范党员”;2007年9月,被市总工会、市教育局授予 “石花杯教育贡献二等奖”;2008年2月,被市教育局授予“工作标兵”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