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深深脚印踩出为民情怀
——淅河镇“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纪实
  “十二五”开局之年,淅河镇委、政府响应上级号召,在全镇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此项活动,全镇镇直和市、区驻淅河的共46个工作组下到全镇46个村(居委会),实现入户率100%。镇各工作组共为驻点村办实事186件,帮扶资金达到84.6万元;84名机关干部与184户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慰问困难户资金总额达到10.6万元,举办各类农技培训20余场次,用为民情怀圆满完成了“三万”活动工作任务。
  这是一次对黄土地的深情丈量
    群众工作,关系着党发展的“生命工程”;群众冷暖,牵动着镇委、镇政府的心。淅河镇党委书记李清国、副书记倪绍峰对“三万”工作做了详尽的部署,并带头走村入户、访贫问苦。
    “只帮忙,不添乱,只亲民,不扰民”,走访中工作队员们牢记这个原则。结合实际,队员们纷纷采取午间夜间走访、田间地头走访、电话短信约访、雨天院落集中访等形式,确保实现与每户当家人见到面谈心,清楚掌握民情民意。
    一条条建议,汇集了民智;一本本日记,饱含了深情;一场场探讨,打开了思想阀门;一份份报告,孕育着发展良策……队员们用双脚对黄土地的深情丈量后,明白了省委要求“全覆盖”的良苦用心。
  这是一次党与民心的真情融通
    活动开始后,镇委副书记李福银率先奔赴淅河有名的难点村土城村,不要村干部陪,直接深入农户家中和田间地头,问民情听民声话发展。镇委班子成员也纷纷深入到自己所联系的片、村,亲历亲为。
    领导亲力亲为,吹响帮民解困的“集结号”,全镇上下积极响应。
    淅河中心学校工作队走访中了解到先觉庙村民程道秀因残致贫,住房无钱维修的情况,自发捐款2100元,为其维修住房;镇计生办工作队为驻点的余家畈村28名留守儿童送去价值2000多元的学习用品,并与他们结成了帮扶对子;国土资源所帮助驻点樊冲村修建泵站,为每个村民送一顶草帽……一项项惠民之举、一件件利民实事,犹如涓涓溪流滋润着百姓的心田,让群众充分享受到“三万”活动的成果,也使党和群众的血肉关系更加密切。
  这是一次对干部心灵的深刻洗涤
    活动中,淅河镇在省委规定的“六不准”基础上,结合基层实际,增加了“驻村干部要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每月在村、组工作时间不少于22天,不准无故脱岗、擅离职守;不准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等规定,确保工作队真正身心入基层。
    为了使广大干部都能受到教育,淅河镇委在省委“两个全覆盖”的基础上,提出了第三个“全覆盖”,即要求所有干部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实现“三万”活动教育干部的“全覆盖”。
    镇财经所除固定的工作队沉在驻点村外,将所机关每周四的学习日改为“三万”活动走访日,全体党员干部深入联系村走访调查,使所全体党员干部都接受一次基层教育。房产服务中心分批派遣干部深入驻点村参与活动,并要求每名队员在活动中写一篇体会文章、参加一次劳动、做一件好事实事、提一项合理化建议。
    一个个干部走出机关,深入农村,真切体验民生,真实倾听民声。触动的是心灵,强化的是责任。镇委委员马绍平说:“看到农村基层干部坚持在一线,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地工作后,对我心灵是一次洗涤,使我认识到要更加珍惜现有的岗位,爱岗敬业,努力工作。”
    镇农办年轻干部刘颖在日记中写道:远离基层、远离群众、远离生活,就远离了创造历史的衣食父母、远离了获得营养的沃土、远离了解决难题的智慧。
    用脚丈量农村热土,用笔记载“三农”春秋,用心体会农民喜忧。“三万”活动工作队给农民带去了很多,他们也将从农民这个伟大的群体中获得更多……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深深脚印踩出为民情怀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9 版:专版】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