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在改革创新之中奋进 为服务工业兴市搭台
随州市招投标综合管理工作十年改革创新之路
  袁昌斌 曾伟 岩松
  
    十年磨剑,铸造辉煌。随州市招投标监督管理局成立10年来,以敢为人先的气魄和勇气,不断探索监督有效的管理模式,推动招投标事业健康发展,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以“完善的监管机构、强化的监管手段、创新的运行机制、强大的交易平台、敬业的评标专家、规范的市场秩序、诚信的市场环境、廉洁的监管队伍”为核心内容的招投标综合管理“随州模式”,已经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品牌,成为全国全省综合改革的典范,各地争相考察学习的样板。市招投标监督管理局先后荣获“全国建筑市场管理先进单位”、“全省招投标综合监管工作先进单位”、“随州市最佳文明单位”、“随州市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先进单位”、“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先进工作组”、“随州市园林式单位”等称号。
    面临新的形势和使命,站在新起点上的市招投标监督管理局,将沿着创新发展的成功模式,不断探索新的运行管理途经,努力构建公开透明的阳光平台,打造开放有序的竞争环境,为服务经济建设、工业兴市战略、实现随州跨越式发展再立新功!
    2003年市政府成立了市招标投标管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2007年成立市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局,广水市和随县分别于2007年4月、2009年12月成立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局,形成了市、县(市)两级综合招投标监管格局,创建了独立于行业部门以外的新型监管体制,形成了行业监督、纪律监督、专门监督和社会监督的综合监管体系。
    实践证明,这种监管体制更加有利于体现公平、公正原则,更加有利于招投标活动的规范操作,是促进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市招投标监督管理局于2007年建成一幢3000多平方米的招投标交易大楼,配备了先进的信息发布和查询系统、电子评标系统、电子监控系统、评委随机抽取系统、电子政务系统。形成一个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阳光平台,具备了“信息传递、场所交易、窗口服务”等三大功能,基本实现了信息公开化、交易场所化、操作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的“四化”。
    一是建立一个统一的评标体系。公开选聘了539名专业素质过硬、实践经验丰富、职业道德高尚的各类技术人员为评标委员,充实评标专家库;实行省、市、县专家评委库联网,增加了专家评委的可选性;建立专家评委自动抽取系统,有效预防人为因素对评标工作的影响,增强了评标定标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
    二是加强两项监管。一方面加强项目审批监管,做到事前严把招标方式关,事中严把操作程序关,事后严把诚信履约关;另一方面加强招标活动监管,加大对规避招标、虚假招标、肢解工程、少报多建等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
    三是实施项目信息、评标方式、中标结果“三公开”。严格核准公告内容,严禁出现不合理的条件限制,防止了因信息渠道不畅、交易透明度不高而发生的私下交易、暗箱操作等行为,评标结束后当场公布中标结果,最大限度地减少和压缩了违规操作空间。
    四是推行“四制”管理。全面推行项目登记备案制、集中报名制、廉政准入和“黑名单”入册管理制、中标结果公示制,有效地遏制了串标围标等违法行为发生。
    完善市场运作机制。明确招标人、招标局、各行业主管部门、招投标中心和招投标中介代理机构的责、权、利,形成了分工明确、协调一致的运作机制。
    培育市场服务体系。通过专业规范的中介服务机构,全市依法招投标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形成了以招投标双方为主体,招投标中心为平台,中介服务机构为纽带的市场体系。
    严把操作程序关口。对所有的进场的项目,按照“项目登记、规则备案、全程监督、集中交易”的管理模式进行规范操作;严把“信息发布关”,要求依规公开,达到应有的知晓面;严把“标书及评标办法的制作关”,依法制作招标文件和评标办法;严把“投标人资格审查关”,不人为设置不合理条件或拒绝符合条件的投标人参加投标;严把“开标、评标关”,公开唱标,公正评标;严把“定标关”,严格按照评委会推荐的中标结果确定中标人。实行了操作管理相互分离,监督制约更加有力,交易活动更加透明,交易行为更加规范。
    组织干部职工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和政策业务培训,全面提升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水平。探索建立了一整套内部管理机制,从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坚持原则、规范操作、严于律己、节俭务实、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等方面,建立了《岗位责任制》、《项目操作流程》、《工作人员守则》、《工作纪律》等制度。
    在招投标管理过程中始终做到“三个严格”,即严格按政策法规办事,严格按操作规则程序办事,严格按公平公正办事,依法施政,取信于民。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向社会诚征意见和建议,加强改进工作,一支爱岗敬业、团结协作、遵纪守法、廉洁高效的招投标管理队伍不断成长。
    开放的市场,活跃的经济,良好的环境,招投标领域的“阳光操作”,吸引了一大批外商来随投资兴业和一批外地招投标项目在我市成功开标。
    武汉健民集团、宁波波导公司、广东财富集团、广东碧桂园、中国恒天集团等国内知名大企业、大财团纷纷落户随州,开展招投标活动,外引内联资金120多亿元,利用外资1亿多美元,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2009年4月15日,造价千余万元的国家扩大内需项目湖北省云梦县中医院住院大楼在我市招投标中心成功开标,开创了湖北省异地开标评标的先河;同年11月28日,神农架林区科研楼项目在我市招投标中心的成功开标;2010年5月,神农架林区一个单位的综合办公楼项目再次在市招投标中心完成评标,标志着我市招投标中心正向着“区域性招投标服务平台”目标迈进。
    运行几年来,共开展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拍卖、产权交易等项目3080项(次),累计交易总量达129余亿元,为国家和企业节约投资18余亿元,土地拍卖、产权交易使国有资产效益最大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我市招投标综合管理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省委、省政府、省纪委等领导先后到招投标中心视察、调研、总结经验。2005年《湖北政务信息》第78期特刊以《随州市着力建设三大平台推进招投标综合管理》为题,总结推广了我市招投标综合管理经验作法,在全省引起良好反响。2007年11月全省落实“四项制度”暨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工作会议在随州圆满召开,我市招投标综合管理和“四项制度”建设得到省委、省政府及参会代表的一致好评。2008年9月,《湖北电视台》“改革开放30年成就湖北”栏目,专题播放了我市创新招投标工作的经验做法,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2009年至2011年,我市作为监察部在我省开展“创新招投标综合监管机制”项目3个试点城市之一,为积极探索招投标市场综合监管“五统一”全覆盖而不懈努力。
    成绩已属过去,未来仍需努力。随州市招投标监督管理局将紧紧围绕实施“工业兴市”的战略部署,创新体制,完善机制,科学管理,优质服务,努力开创招投标综合监管工作新局面,为促进我市跨越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随州市招投标综合管理工作十年改革创新之路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