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让洁美常驻——我市城市管理工作提档升级纪事
作者:毛传荣
  本报记者 毛传荣 通讯员 聂少峰
  
    随州变了!
    “城区变大了,楼房变高了,公园变多了,有了大城市的味道!”市民感叹。
    随州美了!
    “一河两岸风光旖旎,新火车站磅礴大气,水在城中,城在山中……”来随的游客由衷赞叹。
    8月25日,省检查组对我市城市管理工作进行了两天的实地考察后,给予了高度评价。省政府副秘书长张猛认为,随州城市管理变化大,亮点多,给人以震撼。省住建厅厅长李德炳认为,随州是地级城市中升起的一颗新星,当刮目相看。
  
  
  创新活动载体 推进提档升级
  
    巨大的变化始于5年前。2007年,我市首次提出“三城同创”,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008年,荣获省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同时启动又一轮“三城同创”,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园林城市、“楚天杯”优胜城市。
    2009年开始,连续3年成功举办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
    今年,启动新一轮“三城同创”,创建中国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和省环保模范城市。
    “抓创建就是抓发展,是在更高的层面抓发展。”市委书记王祥喜高屋建瓴,“通过开展‘三城同创’和举办寻根节,形成了倒逼机制,全市上下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环境整治高潮,城市建设、管理得以提档升级。”
    大动作建设城市。围绕“重点建设新区,适度改造旧城,逐步向东扩展,拉开城市框架”的总体规划,新建迎宾大道、神农大道、编钟大道、青年东路等30余条道路,扩大建成区面积20平方公里。包装改造白云湖大堤、擂鼓墩大道、神农大道等8条道路和110条背街小巷,方便了市民出行。
    大投入绿化城市。近年来,共投入城区绿化建设资金6亿多元,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6.4%、31.1%和8.03平方米。
    大创新管理城市。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管理,设置环卫保洁、“门前四包”等公益性岗位328个。推行人性化管理服务,实行劝导式管理、柔性化服务,疏堵结合,变管理为服务。创新路段管理方式,改变以往分散管理的办法,在主要道路重点位置实行定人、定岗、定时间、定责任的“四定”办法,实现了“分时段、无盲区、无缝隙”的城市管理格局。
  
  
    人人上阵参与 掀起洁美行动
  
    今年6月,省委、省政府发出了“学习株洲城市管理经验”的号召,武汉率先打响“城管革命”战役,一场席卷全省的城管“风暴”汹涌而至。
    市委、市政府乘势而上。8月1日,召开“人人参与,洁美随州”行动动员大会,提出在全省城市管理检查排名中“争三保五”的奋斗目标,一场城市环境整治攻坚战打响了。
    着力治堵。在城区5条主要路段设立摩托车、助力车专用车道,引导摩托车、助力车走边道行驶。科学布局和增划小车泊位,增加主城区临时停车位3600个。设置摩托车、自行车专用停车位,有效减少城区交通拥堵。
    着力治脏。强化清扫保洁质量,对市区内繁华地段实行全天候清扫保洁。组建环卫流动保洁队,解决主干道漂浮物过多的问题。加大环卫基础设施投入,先后投资400余万元,购置了一批环卫专业车辆,新建80余座公厕和垃圾中转站。开展垃圾死角专项整治行动,清除城区14条大道、80余条背街小巷以及城乡结合部的垃圾死角。 (下转第二版)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让洁美常驻——我市城市管理工作提档升级纪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随州要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