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大洪山宝珠峰顶发现清代圣旨碑
“五条禁令”维护敬香秩序 昭示大洪山曾寺庙繁盛
  本报讯 特约记者钟克波报道:古代历史上,皇帝传旨为功臣树碑立传的故事并不少见,可皇帝为维护寺庙上香秩序颁发圣旨并树碑就难得了。昨日,大洪山风景区管委会在文物普查中,海拔1055米的宝珠峰顶上,惊奇地发现了清代道光年间的圣旨碑。碑上的内容为清代道光皇帝专为维护香客上山敬香秩序颁布的 “五条禁令”。
    大洪山风景区文化中心主任周兴林介绍,小时候便听大人讲过大洪山一带寺庙兴盛,曾现大洪山山山相连、洪山寺寺寺相牵的情形,但传说中镌刻帝王诏谕的圣旨石碑一直都是 “故事里的事”,到底埋在哪里谁也不知,也没人亲眼见过。这块圣旨碑验证了一百多年前大洪山寺庙兴盛的 “传说”。
    圣旨碑发现地位于大洪山宝珠峰正中间的原寺庙的基脚上,这里曾是洪山寺的上院所在地。该碑高0.93米、宽0.9米,厚0.20米,为大青石原料。碑石标题为“遵圣旨石禁碑”,右侧为“特授随州正堂加十级纪录十次窦”,碑文为阴刻楷体自右向左竖行书写,落款为道光四年十一月 (即公元1824年11月),是洪山寺香火鼎盛之时,为保护大洪山寺院僧人及财产不受侵害,道光皇帝亲自诏告天下,颁布 “五条禁令”来规范寺院秩序及周边环境。五条禁令主要内容为:烧香一律在清晨后进行,为防止被盗抢,香客不得半夜叩门进香;不得随身携带刀具进香,否则送官府严办;卖烟及小唱艺人往往偷窃香客财物,禁止此类人进山;卖糖食及其余各类商品的人,不论远近亲疏,一律在山门外经营,不得进山门;不准在山门外卖酒,以免酗酒滋事。
    据了解,大洪山是我国佛教丛林的重要发源地。自唐中兴时期,就是曹洞宗的中兴地。西天取经第二人善洞和尚就出自大洪山。“露面”的圣旨碑,是大洪山风景区出土文物中第一块圣旨碑,因其授予寺庙以维持秩序,故制式与内容都比较特别,对研究当时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它的发现,也昭示着大洪山在清代时期寺庙的繁盛。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大洪山宝珠峰顶发现清代圣旨碑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随州社会】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