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变“自愿求助”为“主动救助”
我市街面基本无流浪未成年人
  本报讯 记者陈晓林报道:“你好,我是湖北省随州市救助站。你的小孩晏某现在我们这里。我们的工作人员即将启程护送你的小孩回家。他们乘坐的是T247次列车,到达安康的时间大约在明天1点29分……”离家出走多日的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酒店镇少年晏某日前结束流浪生活,踏上了回家之旅。
    昨日上午,市救助管理站站长魏小京告诉记者,开年以来,他们在对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活动中,针对未成年人救助意识和能力较差的实际,实行“主动救助、应救尽救”,与公安、卫生、城管等部门共同编织起一个完整的救助体系。1至8月,共救助流浪未成年人30人,约占被救助对象总数的5%,随州城区街面现已基本见不到流浪未成年人。
    据悉,市救助站救助的流浪未成年人多数是从外省、外市流入本市的。这些流浪未成年人中,90%以上与家庭问题有关,有的父母离异,无人抚养;有的家庭疏于管理,导致厌学出走;也有的受骗传销,只身逃出;还有少部分患有精神疾病。
    魏小京介绍,以前,流浪未成年人来站方式主要是公安护送、兄弟站送来、自愿求助。如今,救助站加大了街头巡回救助的密度,加强了与公安、卫生等部门的协作。对利用未成年人乞讨或组织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先解救”;发现流浪未成年人患危重疾病、精神病的,由卫生部门“先救治”。同时,救助站设立了求助专线3590069,市民只要发现未成年人流浪街头,一个电话,市救助管理站就会及时赶到,予以救助。为了让流浪未成年人早日回归家庭,对来站的流浪未成年人,工作人员细心询问他们的详细住址和家长、亲戚的电话。查清地址后,及时派专人或专车护送,使他们能够及时回到亲人身边。一时查不清楚的,先就地救助。
    救助保护、教育矫治、回归家庭、妥善安置,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市政府已着手建立和健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机制,健全社会保障和防范体系,尽可能减少或避免未成年人流浪现象发生。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我市街面基本无流浪未成年人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随州要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