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足校企结合 开展订单培训
广水力保被征地农民失地不失业
作者:邱学锋、
本报讯 记者邱学锋、通讯员周文国、邓晓东报道:“已经在公司正式上班了,月薪2500元,年底公司还要分红,你在家里把两个小孩带好,不要担心我。”前天一大早,家住广水市十里办事处三合村被征地农民李前高经过免费职业技能培训顺利上岗就业后,打电话给乡下的妻子报喜。 据调查,广水市目前共有被征地农民近5万人。这部分人员种田无土地,就业无技能,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职业培训愿望十分强烈。广水市在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同时,全力推动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工作,力保被征地农民失地不失业。 近年来,广水市立足校企结合,开展订单式培训。针对被征地农民学历水平不高的情况,充分发挥职业培训学校的培训基地作用,有效整合师资、设备资源;积极联系用人单位,签订委托培训和用工协议,实行订单式培训,先后开设电子电工、缝纫、车工、焊工等专业的技能培训,经过培训后的失地农民大多都输送到沿海发达城市就业。着眼自主创业,开展“授渔”培训。 同时,他们围绕“一专多能市场化,务工创业闯天下”的培养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现代化,面向工业化,面向第二、三产业,以转移就业前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培训。对未升入更高一级学校的初高中毕业生,免费开展技能培训并给予培训补贴;对已就业的被征地农民,有培训要求的,委托用人单位开展在岗培训;对失业在家的,给予社保补贴,并开展再就业培训;对自主创业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对其提供小额担保贷款。 截至目前,该市已组织被征地农民免费技能培训12期,培训人员达1200余人。经过培训后的失地农民80%以上都被一些大型企业聘用,月薪均在2500元以上。广水办事处解放社区失地农民李记成经过培训后,在深圳一家电子厂上班,月薪3800元;应山办事处三里河社区失地农民聂保成经过培训后,在政府的扶持政策下,自己创办了一家小型模具加工厂,每年净赚1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