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种菜记
作者:冯家园
  本报记者 冯家园
  
    每天,当我们围坐餐桌前,安然享用各式新鲜美味蔬菜时,您能否想到,有这么一群人,为了让我们的餐桌丰富起来,为了让我们四季都能吃上新鲜蔬菜,而日复一日地辛苦劳作?
    10月6日,天气晴好。记者来到曾都区南郊柳树淌居委会的一片菜地,真实体验与感受菜农的辛苦与不易。
    秋意渐浓,草木将枯,但成片的菜地却是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记者看到,100多亩的田地被分成了很多小块,虽然面积不一,但很规整。小块的菜地上种着各式各样的蔬菜,小白菜、莴苣、芹菜、上海青……经过几条田垄,穿过几块菜地,记者看到一个菜农正翻着菜地。
    “您这地准备种什么?”
    “趁着季节和市场好行情,准备种点上海青。”
    菜农名叫邓龙志,南郊柳树淌居委会三组村民,种了20多年的蔬菜了。他告诉记者,他家有一亩多农田,都种上了蔬菜,一年能种上三四茬,收入两万余元,“种大棚的,一年可以赚上五六万元,多是反季节蔬菜。”
    邓龙志刚把过了季节的空心菜给铲了,准备翻好田种点上海青。他说:“今年青菜的市场行情比较好,趁着时节种点,一个多月后就能上市。”他还介绍,种植青菜可不简单,先要把菜地翻起来,撒上肥料,再用耙子弄平才可撒上菜籽,然后再盖一层薄土,这样种子就不会因埋得太深而不生长。之后要四五天浇一遍水,还要注意防虫。看着他翻菜地,记者拿起耙子开始平整,但平来平去还是有许多大泥团,可他平的菜地却土壤细化、松软。
    今年,邓龙志已经种了3茬蔬菜,赚了15000余元。3月份,他投入2000多元搭建了一个120多平方米的大棚,种了一些黄瓜、辣椒等,赚了4000多元。
    说话间,邓龙志已经开始播撒种子了,只见他的手来回挥舞,种子从他的手缝间滑落“钻”进土壤里。尔后,他小心翼翼地盖了一层薄土。他说,种菜好比照看孩子,要细心地呵护才能长得比较好,是项细活儿。
    下午4点半左右,邓龙志开始将已成熟的小白菜拔起来扎成捆,只见他手脚麻利、动作迅速,拔起的小白菜基本不带泥。此时,记者也加入其中,可拔起的小白菜不是带着泥,就是折断了菜梗,蹲了一会,腿就感觉酸麻。“做习惯了就好了。”他笑着说。随后,他还摘了些黄瓜、莴苣等,准备明天去卖。
    对于邓龙志来说,种菜已是驾轻就熟,什么时候种什么菜,病虫害防治该用什么药,他都能对付。可是最让他头疼的是卖菜,由于没有统一的销售渠道,他只能将菜托运到城内各大菜市场卖或者是上给菜贩子,没有很好的保障。他希望在城区能有一个城郊菜农自己的菜市场,既规范,也可让市民吃上平价菜。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种菜记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随州要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