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频频收取保护费 校园周边去擂肥
青少年团伙缘何频伸黑手?
作者:徐军国
这群稚气未脱的青少年,辍学后游手好闲,整日混迹于网吧。为了搞到钱,他们把黑手伸向了在校学生和外地收割机主。昨日,随州经济开发区公安分局宣布,成功摧毁一个青少年恶势力犯罪团伙,抓获“带头大哥”陈某等多名团伙成员,破获系列敲诈勒索、寻衅滋事等案件。 这类案件表明,一些青少年长期处于脱离社会监管的状态,已成为社会治安的高危人群。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深思。 持铁棒行凶,十余名青年当众作案 9月的随州,谷黄稻香,到处一片丰收景象。不少外地收割机主纷纷赶到随州,与当地农民一道,抢收秋粮。谁也没有想到,一起恶性刑事案件打破了随州经济开发区秋收的安宁。 9月17日下午,淅河镇陈畈村,十几个手持钢筋棍的青年,突然出现在田间地头,找外地收割机主强行索要保护费,并砸坏了几台收割机和运输收割机的轻卡车,同时还打伤一名江苏籍男子。 歹徒肆意行凶之后,扬言要继续征收保护费。众目睽睽之下,歹徒如此嚣张。一时间,淅河镇田间的外地收割机主惊慌不已,生怕自己是这帮小混混的下一个目标。受害的几名江苏籍收割机主,更是情绪不安,他们集体来到相关部门,要求严惩犯罪分子。 此事引起随州市经济开发区领导的高度重视,党工委书记滕佑灵,党工委委员、公安分局局长姚红军接待受害机主,了解案情,表示公安机关会快侦快破,切实保护外来收割机主合法权益。 循线收网,一恶势力犯罪团伙现形 很快,淅河派出所成立侦破专班,所长王洁带领民警迅速深入田间地头走访,搜集信息,寻找证据,全力开展侦查破案工作。由于受害者都是外地收割机主,人生地不熟,他们以前也不曾见过那些小混混,情急之下他们甚至连嫌疑人的模样都描述不清,这无疑给案件侦破带来难度。那些嫌疑人是谁,又是哪里人,他们为什么会结伙到淅河陈畈作案,他们还有没有其它案底?专班民警开始沉思。 同时专班民警考虑到,农忙很快就要结束,外地的收割机主不可能在淅河镇停留过长时间。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弥补收割机主的损失,是摆在公安民警面前的首要问题。 案件的办理,一般是先破案再进行赔偿。在这个案子上,王洁果断决定:“采取特事特办,实行公安先行赔偿原则。”于是淅河派出所垫付了江苏籍收割机主的修理费用和医疗费用,安抚受害收割机主的情绪。 “十几位青年光天化日之下手持铁棍,选择在陈畈村作案,这说明嫌疑人中有熟悉当地地形的人,或者有人在当地居住。”专班民警判定。顺着这条线索,几天走访后,专班民警终于锁定了几名嫌疑对象。 但这几名对象,均是淅河镇未成年的辍学学生,少有家人管教,居无定所。9月27日,专班民警经过几天蹲点、巡查和暗访,终于摸到这几名嫌疑对象的藏身之处。当晚,在曾都区北郊辖区一旅店内,抓获4名嫌疑人。 经询问,他们分别交代了事发经过。9月17日,陈畈一名留守未成年辍学者陈某,组织策划索要保护费案件,并提供了作案工具,由于陈某是淅河陈畈人,所以选择陈畈作为他们的作案地。鉴于四人均为未成年人从犯,民警于当日询问完毕并引导教育后,由各自监护人领回。而陈某作为主要嫌疑人,则成漏网之鱼。10月4日晚,淅河派出所接到报警称有人在敲诈学生的钱。接到报警后,民警将正在网吧门口敲诈学生的人当场抓获,此人正是民警追查的嫌疑对象陈某。当日,陈某被依法刑事拘留,其他几名嫌疑人闻讯后,纷纷投案自首。至此,以陈某为首的这个少年恶势力犯罪团伙被摧毁。 为寻刺激 团伙成员纠合性作案 专班民警调查了解到,这个恶势力团伙成员有10余人,几乎全部是年龄在14-17岁的未成年人,首犯陈某也只有17岁。 据他们交代,9月17日下午,家住陈畈村的陈某,在网吧上网时,提议到陈畈村去 “干一场”。3时许,11人手持铁棒,分乘两辆三轮麻木车,来到陈畈村17组。来到一村组处,他们找到一名收割机主,找该机主索要500元的保护费。该机主拒绝他们的要求,并称 “与本村村民程某关系很好”。陈某认识程某,又对该机主说: “看在他的面上,交300元算了。”该机主还是没同意,遂跟程某打电话,陈某见状,迅速离开。 随后,他们又来到另一村庄的收割点,见田里有两台收割机,但收割机上没有人。过了一会,一名年青人走了过来,在得知是一名收割机主的儿子时,他们上前就扇了其2耳光,其他人见状,一哄而上,有的用脚踹,有的用手打。该团 伙另一名成员还抡起铁棒,砸在年青人的左肩上,并威胁该年青人交出1500元保护费。年青人同意了,带他们到村里去拿钱时,年青人的父母闻讯后,迅速赶来,年青人借机逃离。气愤之下,陈某团伙将收割机及拖收割机的卡车砸坏后离开。 10月4日,陈某伙同他人,找到淅河中学生小军(化名),对其殴打5分钟过后,要小军交出200元。当时,小军交出仅有的90元。团伙另一成员训斥道:“把剩下110元在晚上6时送到天堂网吧,我们要搞点K粉吃。”该团伙还威胁小军:“不准报警,报警我们到时候会弄死你。”晚上6时,在收剩下的110元时,陈某落网了。 此外,该团伙还交代了在淅河镇周边学校多次敲诈学生钱财的犯罪事实。目前,该团伙主要成员均被刑拘,案件正在进一步深挖之中。 警钟长鸣,呼吁关注青少年成长 办案民警介绍,9月27日,该青少年恶势力团伙中的几名成员在淅河镇一涵洞处勒索学生300多元钱后,竟开房间吸毒。他们当中,有的竟有多次吸毒史。14岁的阿名(化名)供述,每次敲诈到钱后,除了上网,还供自己吸食K粉。9月27日,他们在宾馆开房间后,买了一些K粉,当时就吸了2条,这是他第4次吸食K粉。 “现在一些农村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较为突出,有些青少年不愿学习,过早地脱离学校,家长也管不了,用人单位也不收,整天在社会上游荡,脱离了有效监管,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危人群。”一位办案民警这样感慨道。 这些过早辍学的不良青少年,不愿像父辈那样安心农事,可又没有学历、素质较低,找工作困难。据办案民警透露,这些未成年人有的来自单身家庭,有的父母为下岗职工,有的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有的父母则忙于生计没有太多时间管教小孩,小孩过早流入社会,受到不良风气的侵染,走上歧路。 “这些未成年人长期有不良行为习性,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念,法制观念淡薄,又处在家庭、学校、社会监管乏力的状态,受到社会各种不良风气得影响,他们在玩乐中消费欲望恶性膨胀,很容易迷失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该办案民警分析。 警方呼吁,全社会更应该关注青少年的成长,家庭、学校、社会要多方结合,抓共管,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犯罪。本报记者 徐军国 通讯员 余贵生 黄正祥 李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