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我国将加快改革消除文化领域的体制弊端
590家文艺院团、595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完成转制
  新华社10月28日电 不久前刚退休的丹阳市戏剧总团原团长王金锡用 “起死回生”形容7年来剧团的变化。
    2004年,刚接手剧团的王金锡面临的是这样的窘境:这个曾被文化部誉为“天下第一团”的事业单位已经连续几年没有排演过一台新戏,每年演出不到30场,累计债务近100万元,濒临倒闭。
    也就是这一年,剧团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这一度让王金锡更感绝望:“当时我以为政府撒手不管了,我们又回到旧时代的社会地位了。”
    对于和王金锡一样经历了这场改制大潮的事业单位负责人来说,有过类似想法的不在少数。管理上习惯听从行政指令,经营上长期依赖政府计划,让这些单位在最初面对市场时感到无助和茫然。
    在更宏观的背景下,整个中国都在面对一个全新的课题:当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带动国家崛起之时,在具有意识形态深刻属性的文化领域,如何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从而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文化体制。
    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在中国各地陆续展开。让王金锡安心的是,转制后政府对剧团并没有“撒手不管”,原来每年60万元的事业经费继续拨付,又先后投入170多万元用于支持其艺术生产、人才引进等,特别是具有本地特色的作品。
    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近几年剧团先后复排了一批优秀的传统丹、锡剧,并及时将这些剧目投向市场。2008年剧团实现演出经营收入50多万元,较2005年翻了两倍多,2010年更是实现演出经营收入近70万元。
    像丹阳市戏剧总团这样的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被视为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通过政策倾斜和政府扶持,已经有一批历史包袱重、适应市场条件差的国有文艺院团成功转型。
    统计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2118家国有文艺院团中已有590家完成转制,地方3000多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已有595家完成转制。
    现在,改革的脚步将在政策助推下进一步加速。最近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要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明确提出要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
    这份引领中国文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做出明确部署: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要推进一般国有文艺院团、非时政类的报刊社和新闻网站转企改制,拓展出版、发行、影视企业的改革成果。
    可以预期,随着改革的加速深入,长期困扰文化产业发展的政企不分、关系不顺、管理不力等体制性和结构性痼疾将逐步化解。更多经过市场活化的文化企业将迸发出旧有体制内被抑制的内在活力,以满足民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我国将加快改革消除文化领域的体制弊端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时事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