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文化与旅游的邂逅——我市文化旅游业发展探访
作者:毛传荣
  本报记者 毛传荣
  
    7月中旬,位于随北桐柏山的西游记漂流开漂,引起不小的轰动,成为国内第一家主题文化漂流。
    5月底,单体最高、体量最大的大洪山金顶落成,生态旅游与佛教文化牵手成功,引来信徒无数。
    连续三届寻根节,让炎帝文化深入人心,走向世界,带动神农故里寻根谒祖游的一波波浪潮。
    古老文化与现代旅游邂逅,在随州大地演绎精彩的故事。
  
    旅游因文化而精彩
  
    10月下旬,著名作家蒋子龙一行来随采风。在千年银杏谷,众多的文化元素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有一棵树被称为“圣树”,记载了季梁在树下顿悟“民为神主”思想的故事。有一棵树讲述了大诗人李白在随吟诗的经历。蒋子龙感叹:当景色有了文化,就有了味道,让人思考,给人启迪。
    “文化是旅游之魂,是旅游的魅力所在,旅游的最高境界是与文化的融合。”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外事侨务旅游局局长易发明认为。
    玉龙温泉建设之时,正值全国温泉热,怎样才能在温泉遍地开花的大环境中争得一席之地?玉龙公司董事长李祖刚煞费苦心,充分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农耕生活情调、大洪山自然风情和火山岩温泉养生资源,突出农耕文明,体现景区的文化性,塑造出新一代温泉形象。
    景区开放之后,受到省内外游客的追捧,成为我市旅游的最大亮点。游客普遍反映,九大主题公园中,“省委大院”、“张体学纪念馆”很有文化内涵。
    位于随北桐柏山的玉龙西游记漂流也是我市文化旅游的 “神来之笔”。在众多的漂流中,它挖掘出“西游记”的文化元素,考证吴承恩曾在桐柏邻县新野做过县令,此地很多地名在《西游记》中可见,打造出西游记取经文化漂,沿途布满“猪八戒背媳妇”、“蟠桃会”、“大战蝎子精”等景观,并聘请著名艺术家马德华(猪八戒扮演者)为景区代言人,引起旅行社和游客极大兴趣。
  
    文化借旅游而丰满
  
    2008年12月8日,投资8000万元的随州市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两年多来,博物馆日均接待游客2000人左右,成为人们了解随州博大文化的一扇窗口。市博物馆馆长黄建勋说,透过这扇窗口,很多人改变了对随州的印象。一名北京游客留言:“到随州一观,让我真正了解到随州古文化。”一南京游客在听了编钟演奏后留言:“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今日始才闻。”
    大洪山与张家界同一年被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但远不如张家界有名。大洪山的旅游如何才能崛起?风景区管委会一班人认真总结论证,提出了打造“佛教名山、养生天堂”的构想。
    这一思路实现了大洪山旅游的精彩转身,传统文化借力旅游焕发出勃勃生机。据统计,在金顶免费开放的三天时间里,景区就接待游客4.5万人。这一数字,相当于1998年一年游客的接待量。
    旅游放大了随州文化,文化借旅游而更加丰满。
    前不久,原文化部副部长陈昌本来到随州。他坦言,管了多年的文化,对随州并不了解,最早知道随州是编钟,以后慢慢淡忘了。今年,突然发现了叶家山古墓,了不得,将曾国史提早了500年。随州的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关键是没有形成全国的共识。他建议,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让随州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下转第二版)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文化与旅游的邂逅——我市文化旅游业发展探访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随州要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