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药产业空间有多大?
(上接第一版) 利康药业虽是我市医用包装材料企业,但快速发展,是全国医药产业迅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十一五”期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增长约1倍,未来医药行业发展将更加迅速。 首先,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给了医药行业不得不发展的理由。其次医疗改革惠及到全国城镇及农村,随着医保和新农合政策的推进,使得医药产品有更大的市场需求。另外,疾病也是医药需求的一大诱因,近年来恶性病、慢性病的患病人群不断上升,人均医药需求必将加快增长。 随州医药能否重振雄风? “现在正是党参上市的季节,价格比较低,我们抓紧时间采购。”近日,武汉健民集团随州药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甘焕新说。近年来中药材涨价导致企业成本增加,2010年因中药材涨价导致该企业成本直接增加1000万元。 武汉健民随州药业有限公司是我市医药产业的重点企业,近年来发展比较缓慢,甚至出现亏损。甘焕新认为,近年来原材料和人工成本增加,企业经营模式创新不够是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我们一直在探索,比如为降低中药材采购成本,我们在随州本地建中药材生产基地,但是缺乏政策支持,效果不明显。”甘焕新说。 目前我市规模以上药品生产和与药品生产相配套企业共15家,初步形成了以中成药生产为主,西药、医疗器械、药用包装材料为辅,医药中间体为补充的具有活力的生产企业群体。但是近年来,以健民随州公司为首的医药企业步履艰难,原因大同小异。 既然医药产业发展空间巨大,随州医药产业曾经辉煌,那么其能否重振雄风? 龚志彬建议:培育重点骨干龙头企业,将医药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抓;探讨医药企业的资产二次重组,深化企业改革,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创新经营机制,让企业轻装上阵;成立医药工业行业协会,实现资源共享,共商发展大计;强化政策支持,研究出台支持医药工业的政策措施,明确相关部门目标责任,设立医药生产专项发展基金和创业基金,对企业产品开发、品牌创新和技改投入给予补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