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古城随州 绽放异彩——写在2012年到来之时(二)
作者:毛传荣
  本报记者 毛传荣
  
    刚刚过去的2011年,古城随州魅力四射,光彩照人,一次次聚焦着世人的目光:
    去年3月,“一河两岸”风光带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5月,第三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成功举办,规格上升为国家级层面;6月,“随州神农祭典”入选国家非遗名录;8月、10月,全省城市建设管理两轮考核评比中,我市分获第四名和第三名的优异成绩;10月,“灵秀湖北”十大旅游名片评选揭晓,炎帝故里获评“十大旅游名片”,玉龙温泉获评“十大旅游新秀”;年底,叶家山墓地文物发掘与保护被列为2011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首。
  
  
    文化旅游崛起加速
  
    市外事侨务旅游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市接待游客85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和34%,朝着旅游强市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围绕打造优秀旅游目的地,我市旅游项目建设继续保持强劲发展态势。去年,全市开工兴建、改扩建旅游项目13个,投资金额达到8亿元。炎帝神农故里完成了景区文化内涵丰富、绿化美化提档升级、商贸古街依次排开的建设;玉龙温泉完成了汽车拉力赛场建设、别墅群等设施建设和景点建设,进一步丰富了景区项目和内涵;大洪山宝珠峰景区慈恩寺建成开光,大悲阁项目落成,大洪山漂流项目建成开漂,樵河古栈道、银杏广场、景区综合停车场、筱泉湾度假村改造工程有序推进,成为鄂西圈乃至全省生态文化旅游的新亮点;淮河西游记漂流引入西游记文化理念,成为华中地区唯一主题文化漂流;洛阳千年银杏谷建成最大玉玺、最大珠算盘石雕,开门纳客后游人如织;明玉珍故里完成纪念馆重建、河塘清淤及道路硬化等配套设施建设,初现明玉珍故居原貌;大洪山琵琶湖启动了宾馆接待设施建设;徐家河完成了景区道路、五指岛度假村建设项目。
    旅游招商实现了新突破。全市共设计包装旅游项目16个,争取到项目补助资金600多万元。引进海航集团,计划3年投资10亿元,10年投资100亿元开发大洪山核心景区。随县与上海子墨集团签约,拟投资2亿元建设神农养生园项目。
  
  
    城市建设风生水起
  
    据市住建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全市共实施城市建设重点项目21项,总投资20亿元。新建了新火车站站前大道、波导大道、清河东路、波导大桥等“九路一桥”基础设施项目,实现了新老城区的循环互通,季梁公园、清河路、编钟大道、滨湖体育运动场等10项工程正在加紧建设。
    季梁公园是我市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整个公园规划面积1000亩,总投资超过4亿元,建成后将免费向市民开放。目前,季梁公园的主体工程之一季梁湖已开挖完毕,外地客人和随州市民赞许有加。
    去年,我市实现经营城市收入4亿余元,其中银行融资5800万元,编钟大道、清河路道路工程、花溪河治理、季梁文化生态公园建设招商融资2.23亿元,成功拍卖土地101亩,实现收益1.37亿元。
    目前,我市已拉开了城东、城南新区框架,建成区面积扩大了20平方公里,一个新兴中等城市卓然屹立。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在大力发展工业和城市的同时,我市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去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 《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一主两翼、三足鼎立、多点布局”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向,以重点中心镇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抓了洪山镇等10个市级“重点中心镇”和小林镇等10个市级“特色镇”建设及考核。筹集资金3300多万元,启动环“一江两山”全省第二批特色民居和“十大村落”,以及“汉十”高速沿线500余户包装改造工作,着力打造村庄新亮点。广水市被评为省级卫生城市,曾都城乡一体化取得初步成果,随县新县城、广水马都寺新区加快建设。全市新创建4个特色镇、3个重点中心镇和17个宜居村庄。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我市以“三万”活动为契机,广泛深入开展城乡结对共建,大力推进随南和广水北三镇试验区建设,建居民点,修通村公路,新建和改造堰塘,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实施 “百镇千村”示范工程,新建沼气池和改厨、改圈、改厕“一建三改”2万多个。农村环境面貌不断改善,应办、广办进入全省百强,郝店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镇,洪山镇、武胜关镇、吉祥寺村等一批镇村先后跻身省级特色镇、重点中心镇、生态镇和生态村的行列,社会主义新农村展现勃勃英姿。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古城随州 绽放异彩——写在2012年到来之时(二)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随州要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