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1月17日电 2011年中国经济主要数据17日对外公布。在世界经济风云变幻、不确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如何看待这份“成绩单”,它又为2012年中国经济发展奠定怎样的基础?
9.2%:增速回落平稳,有软着陆特征
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显示,2011年中国经济比上年增长了9.2%。其中一季度增速为9.7%,二季度9.5%,三季度9.1%、四季度8.9%。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实现了‘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说,“中国经济取得这样的成绩是非常不容易的。”
9.2%意味着什么?看看2011年中国经济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就知道了。外有国际金融危机再起波澜、世界经济一片低迷的冲击,内有通胀压力较大、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的挑战,2011年中国经济面临许多困难。
“经济增速的逐季回落,有我们主动调控的因素在内。”马建堂说,2011年中央把控制物价摆在宏观调控首要位置,随着稳物价措施的奏效,经济增速逐步回落。
“2012年,我国经济增速会继续小幅回落,但不会出现硬着陆的局面,而将更多地体现出软着陆的特征。”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说。
5.4%:通胀压力缓解,负利率未改观
“姜你军”“蒜你狠”“苹什么”……伴随着农产品等“过山车”般的行情,CPI的一度“水涨船高”,给2011年百姓的“物价心情”埋下了阴霾。
在国家一系列调控措施作用下,CPI以连续5个月同比涨幅回落“收官”,部分缓解了通胀压力,但从长远来看,成本推动型涨价因素仍不容掉以轻心。
“物价上涨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特别值得指出的是,物价趋于稳定是在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情况下取得的,尤为难得。”马建堂此前撰文指出。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降低物价涨幅是两个向相反方向发力的目标,同时实现难度很大。“2011年,通胀压力增大的难题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同时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速。CPI从8月份开始掉头,回稳的趋势正逐步明朗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说。
然而,全年5.4%的CPI涨幅,不仅高出年初4%左右的预期目标,比一年期银行存款率也高出1.9个百分点,负利率状态依旧。
“2011年中国经济应该说表现得不错,负利率是我最不满意的地方。”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贺铿直言,储户们辛辛苦苦挣的钱,放在银行里“缩水”,不仅影响储户的利益,而且使得社会资金“躁动”,形成了“以钱炒钱”之风,希望新的一年解决这一问题。
关于2012年的物价走势,专家普遍认为,随着经济增速回落,通胀压力总体趋缓,但仍然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特别是大宗商品价格、人力资源成本上升等。
新年展望:提高质量,加快调整
稳增长与抑通胀并存,调结构与促改革并重,在经济增速平稳回落之时,也是加快培育经济内生动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良机。
“经济增速放缓,并不一定是坏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说,“增速适当放缓一些,‘三驾马车’的关系将更加协调,需求结构得到调整,百姓能得到更多实惠。”
马建堂认为,“中国经济增长要更加重视转方式、调结构,对经济增速从过去10%左右适当回落一点,我们是有准备的,某种程度上也是所希望的。”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认为,调结构、转方式,要以提升消费需求力度作为导向,以收入分配改革为切入口,驱动点。只有收入的提高才能支撑市场的需求,促进企业的生产。
专家认为,调结构要从改革入手,财税体制和垄断行业的改革是核心。要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进行民生工程的建设,同时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结构性减税将为缓解企业困难、提高居民收入发挥根本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