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跨越赶超正当时——随县开展“两转一推”活动纪事
  开篇语
    结合2011年5月份省委第三巡视组巡视随县的反馈意见,随县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启动了“转变干部作风、转变发展方式,推进随县跨越式发展”(简称“两转一推”)的主题教育活动,以此激励和引导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务实的作风、创新的举措确立新目标、展示新风貌、创造新业绩,奋力实现“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主题活动自开展以来,已经成功实施宣传发动,学习调研,查找问题、整改落实,巩固提高、检查验收四个阶段。与此同时,全县强力推进治庸问责,以“两转一推”为载体,以治庸问责为抓手,上下联动,扎实推进,全县各地各部门认真查找在班子建设、思想作风、发展环境、工作质效等方面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纠正。成效显著,硕果颇丰。
    为期半年的“两转一推”活动,使随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拓宽了发展思路、改进了工作作风、重塑了公仆形象、提高了行政效率、优化了发展环境,达到了“三新”目标:即思想大解放,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作风大转变,发展环境焕然一新;发展大提速,工作业绩焕然一新,开启了“活力随县、魅力随县、和谐随县”建设新局面。
    2011年5月8日至26日,省委第三巡视组对随县进行了巡视,按照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和要求,随县县委以“转变干部作风、转变发展方式,推进随县跨越式发展”(简称“两转一推”)活动为载体,认真开展了整改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干部作风转变
    “两转一推”与“治庸问责”、镇村换届、“三评两查”等工作统筹推进,实现了“干部作风转变、行政效能提高、发展环境优化”目标。
    反腐倡廉扎实推进。随县成立了反腐败案件协调领导小组,严格执行《关于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县城建设过程中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风险监管办法(试行)》。全县查处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中的违纪违法案件和破坏经济发展环境典型案件,全年立案53件,结案60件,处分60人。
    “治庸问责”深入开展。“治庸问责”活动期间,随县治庸办共接到群众电话投诉200余人次、群众来访30余起,均采取了直办、交办、转办、督办的方式进行核查处理,办结率达96%,反馈率达100%。随县治庸办、环境办、纠风室联合进行了7次暗访拍摄,曝光了“不在状态”党员干部共计125人次,并全部进行了纪律处分。以“三评两查”为重点,严格对各单位“治庸问责”基础性工作、整改情况、查处情况等进行考核。
    镇村换届高质高效。随县2011年镇村换届工作在全市率先启动、率先完成。换届到位后,班子集体梯次结构更为合理的。出台了《随县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通过公开招考、培养培育、对外交流等形式,引进各类专业人才缓解空编、缺员问题,有效破解了制约随县跨越发展的“人才瓶颈”。
    理论研究成果丰硕。在“两转一推”活动中,随县广大干部纷纷下基层、访农户,为推动随县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建言献策,取得丰硕成果。县委办、组织部、宣传部等的调研文章在国家、省级党刊上发表。随县“两转一推”“治庸问责”办公室共征集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意见、建议、调研文章等百余篇,相当数量的意见建议被转化为县委、县政府决策。
  发展方式转变
    “两转一推”活动中,随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努力改善生态环境,积极建设生态大县,迈出打造绿色GDP的坚定步伐。
    为工业增绿。提高新引进企业的环保准入门槛,先后拒绝12家高污染、高能耗的化工、石材、造纸企业,挂牌督办了59家“问题企业”。洪山镇食品工业园内,13家企业集中整改,8个污水处理厂迅速建起并投入使用;督促柳林镇养殖场投资100万元建成日处理50吨的污水处理站并投入使用。大力实施新能源建设,投资3亿元的生物质发电、投资20亿元的风能发电等项目相继落户。
    促农业革新。随县是农业大县,超过50%的污染源在农村,农村污染的70%在养殖业。对此,随县举办“农村环保明白人”培训班,110人成为宣传、指导、监督农村环保工作的新兵;启动“规模化畜禽养殖”示范工程,实施饮用水源保护工程。2011年,该县投入4000多万元,人工造林8.6万亩,绿化荒山4.3万亩,林业产值增长30%,预计实现年总产值45亿元,发展生态经济的理念已经在随县大地上扎根。
    为旅游加速。随县坚持“旅游活县”发展战略,致力于打造生态文化旅游百亿元支柱产业,随中炎帝神农故里景区、随南玉龙温泉景区、随北桐柏山太白顶风景名胜区共同构成鄂北生态文化旅游走廊,“一主两翼”旅游格局已经成形,随县旅游正振翅起飞。2011年全县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2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4.6亿元。随县已成为全省旅游发展先进县。
  实现跨越发展
    随县突出“工业强县”主战略,统筹实施“农业稳县、旅游活县”战略,县域经济保持了争先进位的良好发展态势。
    特色工业逆势奋进。继2010年夺得“全省县域经济进位奖”之后,随县2011年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势头,县经济开发区新增入园企业10家,投资20亿元的中航工业上海动赢(随县)新能源专用车产业园已正式签约,投资17亿元的上汽集团商用车项目已开工建设。闽商石材工业园新增规模企业4家,新增投资3.7亿元。新增厉山镇、殷店镇、万福店农场3个镇级工业园区,全县镇(场)工业园新增入园企业35家,新增投资6.06亿元。支柱产业增效明显:农产品深加工业实现产值64.26亿元,同比增长42.98%;专用汽车及零部件实现产值12.86亿元,同比增长152.08%;石材加工业实现产值31.04亿元,同比增长44%;纺织服饰业实现产值19.67亿元,同比增长58.63%,为实现“十二五”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现代农业不断壮大。随县举全县之力,战胜了五季连旱的特大旱情,实现了粮食产量“八年增”。全县农业基地建设快速推进,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合作组织蓬勃发展。12月26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粮食生产表彰奖励大会上,随县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这是继2010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后,该县新添的又一项国家级殊荣。
    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交通物流平台加快建设。完成了以县城为中心的交通网络建设规划,厉封公路、316国道扩改建、随岳高速淮河连接线、任新、明玉珍故里和尚市桃花园景区公路相继完工,建成1021.6公里通村公路、4座大桥、5个客运站,随信铁路随县段与宁西铁路增二线及电气化改造工程同步实施。文化旅游快速发展。以创建“湖北旅游强县”为载体,推动了旅游景点大开发、旅游产业大发展,成功创建了两个国家4A级、一个国家3A级景区,炎帝神农文化获得全省“一县一品”品牌称号。
    城乡建设步伐加快。2011年,随县行政中心综合办公楼、炎帝大道等12个重点项目和县城内6条主干道建设项目快速推进,烈山湖风光带完成了主体工程。“百镇千村”示范工程、特色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全面开花,洪山镇被评为“湖北省特色镇”,殷店镇、环潭镇被评为“湖北省重点中心镇”。按照“随南成片、随中连线、随北建点”的总体思路,圆满完成了“一江两山”特色民居改造工程,涌现出7个省级示范村、13个市级示范村、11个县级示范村,其中,三里岗镇吉祥寺村被评为“湖北旅游名村”和“省级生态村”,安居镇范家岗村等8个村被评为“市级生态村”。
    财政支撑保障有力。克服巨大困难,科学编制预算,量入为出,财政收支基本平衡,保工资、保运转、促发展的目标顺利实现。2011年,全县累计发放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低收入群众临时价格补贴等3.04亿元;通过申报立项、以奖代补、专项补助等形式投资2.6亿元实施了水库除险加固、通村公路维修保养、郧县移民安置土地整理、退耕还林等工程;顺利争取随州市九大金融机构授信30亿元、省农发行贷款4.4亿元,并成功创建省“A级金融信用县”;通过清收债权、划转债务、资产拍卖、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等方式有效化减村级债务3709.82万元。
    民生保障落到实处。成功争取到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验区和教师周转房建设试点县;新农合参合率保持在98%以上,新农合政策范围内综合补偿率达70.5%;1506户低保和低收入家庭享受住房租赁补贴,75套廉租房、260套公租房已开工建设;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15.5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提高了5%-10%;城镇新增就业5198人,下岗人员再就业71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人民群众公众安全感、社会治安满意度、公正执法满意度三项指标连续三年排名全市第一。
    2011年,随县广大干群深入开展“两转一推”主题活动,围绕“活力随县,魅力随县,和谐随县”总体目标,发扬“解放思想,实干随县,艰苦创业,迎难而上”的随县精神,大力实施“农业稳县、工业强县、旅游活县”发展战略,全县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民生福祉不断改善,跨越式发展态势全面呈现,先后获得了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进位先进县”、“‘三农’发展先进县”“旅游发展先进县”“移民工作先进县”、“A级金融信用县”“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和“湖北省平安县”等荣誉称号,开创了新随县阔步发展的崭新局面。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跨越赶超正当时——随县开展“两转一推”活动纪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专题】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