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哑理发师的无声世界
本报记者 陈玉 5月22日上午,理发师曾军成的店里没有一个顾客。他坐在门口的摩托车上,看着对面卖菜的商贩和来来往往的行人,不时低头用手摸摸后脑勺。周围的环境热闹嘈杂,但是对曾军成来说这只是一部无声的电影——他是一位先天性聋哑人。 曾军成的理发店位于清河路附近的一条小巷子里,是一间由石棉瓦、雨布、铁板和砖头组成的小屋子。屋里黑洞洞的,陈设极其简单,一把椅子、一张桌子、一块镜子和一个蜂窝煤炉子,曾军成已经在这里干了三年。f曾军成对人很热情,眉眼间总带着笑意,但他的理发店生意并不好,每个月六七百元的收入,仅能维持基本生活。曾军成的主要顾客都是老年人,来了客人,全靠手势交流。原本曾军成给人打零工,靠着力气吃饭。几年前,他在一个老师傅那里“看”了两个月,学会了理发,家人就为他张罗开了这家理发店。 曾军成的妈妈程全启一直觉得儿子的聋哑病能够治好。为了治病,他们花光了家里的积蓄,最后把房子也卖了。程全启今年58岁,她每天都要到儿子的理发店来帮忙,闲暇时还回去街上捡些矿泉水瓶,换钱补贴生活。程全启想要给儿子换个大点的门面,“虽然有低保、有廉租房,但还是希望他靠自己也能好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