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骀荡育人路
——记全国文明单位随州市第一中学
作者:陈云
本报记者 陈 云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科学发展,教育为先。 在这里,全体教职工一心扑在教学管理上,教书育人是他们毕生的理想;在这里,专业的师资队伍不断成长壮大,齐心合力探索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在这里,每一名学子都不被遗忘,成才,更要让他们成人……2014年,承担着教书育人重担的随州一中,捧回了“全国文明单位”这块沉甸甸的奖牌。 树立优良校风 以正发展之基 “社会把培养、教育未来一代的事业托付给我,这是我最崇高的事业。”5月22日,市一中2014年度“最美教师”江长华说。从教30多年的江长华,带过21届毕业班,是省化学特级教师。在精心组织教学的同时,更潜心教改,笔耕不辍,先后撰写《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10多篇论文见诸报刊杂志。 如江长华这般将全部心血扑在教书育人上的“教痴”,在市一中比比皆是。“近年来,学校校风明显好转,干部队伍更加勤勉务实,师德师风建设卓有成效。”谈起近年学校发展,校长钟克云欣慰的说。 在市一中,每名校级干部包一个或两个教研组,每周都参与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活动或教研会,每人每学期进课堂听课50节以上。2013年,学校出台了《随州一中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制度及奖惩方案》,对师德师风划了红线。对向学生推销辅导资料的教师勒令其退款、通报批评、取消评先表模、晋职晋级资格,取消当年文明单位奖励;对少数旷课或早退的教师实行罚款和诫勉谈话;不接受家长宴请和钱物,不酒后施教,不抹牌赌博。钟克云说,一系列的措施让干部身段沉下去了,教师更是一心扑在教书育人上。 在高三(8)班,不论是午休还是自习课,只要教室里没有老师的时候,班主任邓泽启就去守着。邓泽启说,班主任老师全天候守着学生在市一中已成惯例。教风影响学风。“现在大家只要坐在教室便能立马投入到学习状态,极少出现无故吵闹、不学习的现象。”高一学生夏云琪说。 紧盯业务提升 问道高效课堂 优质教师外流,新教师招不进来,这一令人惋惜的现象也曾在市一中出现。但近3年来,市一中无一教师外流,且出现外流教师回流现象。3年间,市一中新招聘教师29名,其中一半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 5月22日,在高一(14)班的化学课堂上,潘林正在为学生讲课,提问、引导,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们积极互动,收获知识。去年6月份从华师研究生毕业后,潘林进入市一中担任化学教师,同时任班主任。一年的时间内,潘林所带班的成绩连续多次名列前茅。“入职培训和结队帮扶给我的帮助很大。”潘林道出自己成长的秘诀。 一个月内做15套全国各地高考题,听15节以上老教师的课,每天坚持到班级教室,跟随老班主任们学习班主任工作,与学生交心谈心。这是市一中对新入职教师的要求。“同时实行老教师与新教师的一对一结队帮扶,以帮助他们尽快进入教育教学状态,避免走弯路。”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潘永鸣说。 除了送教师外出培训、竞赛比武等,学校更是想尽办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去年4月,一场特别的考试在市一中举行。校长监考,考高考试题,全校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限时闭卷,45岁以上的教师限时开卷。通过考试倒逼教师研究高考方向、高考试题。 近年来,“高效课堂”是教育热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倡一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激活学生探究和思考的本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近年来,深知高效课堂重要性的市一中教师们,统一编写导学案,集体备课、教研等,每门学科每周集体备课,并设定主题、中心发言人。“大家相互切磋,利用集体智慧,共创高效课堂。”英语老师万天吉说。 成才更要成人蓄积人生财富 在市一中,每年有全市领先的一本上线率,也有因创新能力突出入选国防科技大学 “钱学森创新拓展班”的学子,独守寒风冷雨中见义勇为的好少年,在校园艺术节上一展歌喉舞技的校园明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中三年虽然重要,但不是学生人生的全部。“学校一直十分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学工处主任杨良刚说。 央视《感动中国》节目被誉为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在市一中,即使学业再忙,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介绍一直是一门必修课,或是在校升旗广场进行,或是在班级主题班会上。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学生代表与全校同窗分享生活的感悟、学习的体会,是学生们身边的“心灵鸡汤”。“中国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诚实守信是人生宝贵的财富”……走在市一中的校园内,橱窗上随处可见教导学生形成良好品格的格言警句和名人故事等。 2009年,市一中承担的教育部德育课题顺利结题,学校获评“全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优秀实验学校”。 同时,市一中设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并配备了两名专业心理教师。心理咨询师陶琳介绍道,每月约有40多名学生来心理咨询室,咨询的问题涉及同学矛盾、父母矛盾、早恋、学习压力等。“有时碰到情况严重的,我们更联合班主任、同学、家长,反复谈心做工作。”陶琳说。 学校每学期都组织开展篮球赛、足球赛、拔河比赛、演讲比赛等,每年组织一次全校春季运动会、艺术节和游园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愉悦学生身心,活跃校园生活。每年一次的校园艺术节和游园活动是市一中的特色,艺术节的文艺演出上,学生们吹拉弹唱、表演舞蹈小品等,精彩无比。“培养一样兴趣,可以让我们的人生更宽广。”学生会主席余添添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