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减负”必须从“大道至简”开始
鲁钟鸣 当前,企业反映强烈是办企业、跑项目、办事情、开证明……很多情况下都需要到政府的相关部门盖一堆的章,通常要花很多时间,才能把事情办好,以至于“跑断腿、磨破嘴,跑了十几个部门、盖了十几个章”的现象层出不穷。 在为企业减负方面,襄阳率先进行了改革,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在全域推行“一枚公章管审批”,实行工业项目审批零障碍、注册零收费、服务零距离(《湖北日报》5月23日报道)。负面清单内的投资项目,投资主体自主决定;负面清单外的工业投资项目不再审批,试行承诺加备案等制度。 大道至简,善政必简。全面深化改革,根本在“改革”,关键在“深化”,重点在“放权”。简政放权,实质是自我革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好政府的作用,这是党中央对政府与市场关系作出的科学定位。把该放的权力彻底放掉,把该担的职责勇敢担起,才能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清除权力路障,让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才能进一步理顺市场关系、用好市场规则,使经济发展更加成熟开放、更加理性健康。 “立国之道,惟在为民”,企业发展的兴衰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企业兴,则国运强,企业兴、则人民富”这是一条不用置疑的事实。美日两大经济体之所以的强大,是与他们有一大批世界500强大企业作支撑密不可分。所以,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当今社会,我们所倡导“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决不是作秀、编故事,而是“强国所需、利民所需、中华民族复兴所需”。因此,我们要破釜沉舟,突破传统思维的惯性和自身利益的藩篱,敢出硬招、狠招,充分借鉴襄阳全域推行“一枚公章管审批”的经验,对我市“公章四面围城、审批长途旅行”现象开刀,把我市打造成投资和服务贸易便利化,行政审批简易化的开放高地。 李克强总理强调,“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简政放权既是增强政府治理能力、建设现代政府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政府公信力、执行力和权威性,更好服务人民群众的有效保障,让简政放权切实释放市场活力,让改革红利真正惠及民生。 当前,人民群众对简政放权,企业减负寄寓厚望,只有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从反映突出问题入手,解决好怎样简政、如何放权的问题,才能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把该管的管好,从不该管的领域退出,向市场放权,向社会放权,向基层放权,从政府“端菜”变群众“点菜”,以最大限度释放出发展的新活力、新动力,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实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