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 新 提 质 搭 台
——湖北炎帝农业科技公司跨越发展探访
作者:王董斌
本报记者 王董斌 通讯员 夏云富 在湖北炎帝农业科技公司等候两天后,广东东莞的商人刘涛终于等来了他购买的第一批货——30吨鲜菇。 进入五月份以来,收购商这样提着现款、排队购货的情景,在炎帝科技公司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眼下正是传统香菇的市场空白期,而炎帝科技公司工厂化生产的鲜菇则源源不断供应,成为各地香菇商人的抢手货。“目前我们工厂化日产鲜菇60吨,仍然供不应求!”炎帝科技公司总经理谭照生说。 销售火爆的背后,是炎帝科技公司适应发展新常态,大力创新、提质、搭台,推动香菇产业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并走向国际化的成功探索。 A 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 每到香菇收获季节,行走随南随北村镇,村民房前屋后、路边田舍的空地上,一个个香菇大棚成为惹眼的风景,村民们满心欢喜地采摘着香菇——笑脸般绽放的小香菇是他们致富的“金疙瘩”。 经过30多年的发展,随州小香菇做成了大产业,并成为农产品出口全国“单打冠军”。但香菇产业的发展面临瓶颈:林木资源消耗大,废弃菌苞污染环境;千家万户种植香菇,质量安全和产品标准难以统一,品质难以提升;香菇加工企业多是初级加工出口,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等。 “只有科技创新,才能实现香菇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炎帝科技公司董事长刘银水说。他是从随县三里岗走出的、为数不多的靠贩卖香菇起家的民营企业家之一。在香菇行业摸爬滚打20多年,他对随州香菇产业的未来发展,有着深远而现实的思考。 刘银水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13年9月,炎帝科技公司引进韩国先进技术并经过自主消化创新,在国内首创工厂化栽培香菇获得成功。随州香菇在“而立之年”迎来一场新的产业“革命”。 记者走进工厂化生产车间,只见香菇从配料、制苞、灭菌、接种到养菌、出菇等全过程实现工厂化和自动化。在出菇车间的铁架上,一簇簇香菇从排列整齐的菌苞中争相探出肥硕的脑袋,工人们正在忙着采摘。 工厂化生产不仅一年四季可以出菇,而且全过程实现工厂化和自动化,这完全颠覆了传统的香菇生产模式,实现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发展。 记者看到,公司收购农民的木屑、秸秆等农林废弃物做菌种原料,工厂化所产生的大量废弃菌苞被循环利用,制成了生物有机肥,实现了 “变废为宝”;工厂化生产使香菇品质安全有保证,香菇产业链条在延伸,香菇即食食品、食用菌高值高新产业化项目加快推进。 炎帝科技公司的成功探索,吸引了众多的科研院所主动找上门来寻求合作,产品创新加快推进。上海农科院派出多名研究员长驻该公司,为工厂化模式“锦上添花”,提升香菇品质。研究员周峰说:“我们上海农科院在香菇育种栽培方面具有科研优势,而炎帝科技公司在全国率先实现工厂化生产香菇,投资大、平台好,双方合作大大缩短了我们的育种周期,也可以为公司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良原种。”此外,湖北省农科院与炎帝科技公司合作开发的香菇脆片、香菇酱等即食食品即将投放市场。炎帝科技公司还与武汉大学教授张俐娜院士及其项目团队合作,共同研发食用菌保健饮料和香菇葡聚糖的高值产业化项目。这些,将延伸香菇产业链条,并提升产品附加值。 人才是第一资源。在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科技创新的同时,炎帝科技公司十分注重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去年以来,该公司陆续引进研究生10多人、本科生20多人。如,从山东济南回到家乡发展的研究生龚龙树在炎帝科技公司技术中心工作,主要负责香菇休闲即食食品的开发。曾有上市公司工作经历的 “特高级职业经理人”方文斌,被炎帝科技公司聘为董事长助理,负责公司的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建设。 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正在打造炎帝科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B 提质,掌握市场话语权 近日,广州商人王正茂提着现金到炎帝科技公司,购买了一车10吨鲜香菇。 自5月份以来,炎帝科技公司将鲜香菇的价格每吨上调了2000-3000元,但前来订货的客商仍然络绎不绝,产品呈现供不应求的火爆景象。 “我们的香菇产品已经具有市场话语权!”谭照生说。他告诉记者,他们的客户以前是“代卖”香菇,售后给钱,损耗由企业承担。“但工厂化后,情况就不一样了。沿海一家客户要求在当地只能供货给他一个人,遭到我们的断然拒绝。后来,他主动找上门来要求提价购货,并付现钱。现在,我们的香菇基本上都是客户现金刷卡提货。” 随州是中国香菇之乡,香菇出口在全国地级城市中位居首位。但由于同质化竞争严重,千家万户种植香菇、无法统一质量标准,品牌知名度不高等因素,我市的香菇在市场上虽然销量很大,但缺乏市场定价权。 炎帝科技公司为什么能够脱颖而出,具有市场话语权? 谭照生说:“关键在于我们实行工厂化生产香菇后,香菇模样齐整,全程质量安全可控,产品品质得到很大提升。”目前,炎帝科技公司工厂化生产的香菇已经通过国家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今年2月,又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评定。 据了解,“生态原产地产品”就是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 (从香菇生产的原料来源到香菇消费全过程)中符合绿色环保、低碳节能、资源节约、生态健康的要求并具有原产地特征和特性,属于良好生态型产品。其生态性、原产地特性,正在成为国际市场上打造“中国制造”顶级品牌的消费亮点。 “我们的产品具有市场话语权,还在于市场占有率的扩大和品牌知名度的提升。”谭照生说。目前,炎帝科技公司工厂化日产鲜菇60吨,预计今年底可实现日产鲜菇120吨。“特别是5-10月,我们的产品填补了传统香菇的市场空白,享有绝对的市场话语权。” 炎帝科技公司还大力打造 “神农源”香菇品牌,品牌知名度逐步提升,获得越来越多的客户和消费者认可。该公司还把今年定位为“品牌建设年”,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以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价值空间。 “目前,我们还着手企业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力争让企业标准成为行业标准甚至国家标准,让随州香菇在市场上具有绝对话语权!”谭照生语气坚定地说。 C 搭台,复制工厂化模式 在随县柳林镇古城新村,68个标准化连片大棚蔚为壮观。这里是炎帝科技公司兴建的香菇种植基地。工厂化生产的成熟菌苞被送到基地大棚,由农户管理出菇、采摘。这就是炎帝科技公司正在推广的“工厂化集中制苞、农户分散种植”模式。目前,炎帝科技公司通过搭建平台,正在全球复制工厂化生产香菇模式。 江苏爱康集团是一家以发展新能源为主的上市公司。今年3月,该公司通过广泛市场调研后与炎帝科技公司联手,在随县万福店征地1000亩,投资建设“光伏农业大棚太阳能发电项目”。大棚下面是工厂化生产香菇,棚顶是太阳能光伏发电。“双方的合作是共赢之举,太阳能棚顶利于香菇大棚冬天加温、夏天隔热。”谭照生说,下一步我们将与爱康集团开展紧密的战略合作,在全国范围内布点,复制这一双赢模式。 国内最大的生物有机肥生产企业、上市公司——山东亿丰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欲在华中布点,经过考察后他们向炎帝科技公司抛出“橄榄枝”,双方合作建设生物有机肥生产项目。“对方具有技术优势和销售渠道优势,并派出技术人员指导生产,实现对废弃菌苞的‘吃干榨尽’。”谭照生说。 除在国内布点外,炎帝科技公司还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将目光投向国外。目前,该公司与美籍华人合作,提供工厂化生产香菇的技术设备在加州投资建厂,已经进入实施阶段。炎帝科技公司还打算在韩国庆尚南道投资建厂,规模和技术远超当地水平。想当年,该公司从韩国引进工厂化生产香菇模式,经过消化吸收创新,如今超越了韩国技术,反过来到韩国投资建厂,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我们将在国内国际布点,复制工厂化生产香菇模式,不断扩大企业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抢占国内国际市场,并努力推动企业上市!”刘银水信心满怀地说。 他提出了公司的奋斗目标:力争在“十三五”末,实现产值108亿元,其中工厂化鲜香菇年产值50亿、精深加工内外销年产值20亿、食用菌高值高新产业化项目年产值30亿、废弃菌渣生产生物有机肥年产值8亿元。“我们将坚持创新、提质、搭台,为随州传统香菇产业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