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辖区更平安 让群众更满意
——随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纪实
作者:徐军国
本报记者 徐军国 通讯员 邓金武 黄正祥 黄琴书 阅读提示 日前,从省城传来喜讯:随州市被省委、省政府授予2014年度“全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胜单位”。市委书记刘晓鸣为此作出批示:“随州获优胜单位来之不易,是全体政法战线和综治单位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政法战线和作风建设的现实检验。请彭书记责相关方面参加总结与鼓励,继续扩大战果。”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彭明方也作出批示:“政法委要刊发传达书记批示,组织好对内宣传。” 为贯彻市领导的指示,随州日报从即日起开展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成果展示专题宣传。今日刊发的是随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纪实,敬请读者关注。 勇立时代潮头的随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把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站在新的高度探索创新,不断破解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进程中面临的社会管理难题,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社会管理创新之路,让群众更舒心、令社会更和谐。 A 织就一张网辖区防控全覆盖 随州高新区领导班子清醒地认识到: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要抓经济建设、新区建设,更要把社会建设放在与两者同等重要的位置。为此,该区在社会管理创新上,创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径。 农村实现网格化。全区网格员上岗到位,每月以村(社区)为单位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治安隐患排查,针对排查出来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工作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各类案(事)件的发生。 加强治安巡逻防控。重点加强对辖区316国道、公园、火车站广场及周边、校园周边、企业周边、主要通村公路等治安复杂场所的巡逻防控,提高见警率。开展“护校安园”专项行动,高新区公安分局落实“一校一园一警”制度,明确驻校民警姓名及联系方式,保障了校园安全。坚持工作每周一行动,清查宾馆、旅馆、饭店、网吧、出租房屋及公共娱乐场所,有力净化了辖区治安环境。消防、安全监管不留死角,有效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同时,消防大队及各重点单位采取 “小喇叭”、“小广播”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形成人人关注消防安全的良好氛围。面对管理要素日趋增多和管理难度不断加大,单靠传统手段显然难以实施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高新区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强力注入科技含量,加快视频建设,新增100个A类探头、15000个B类探头,建设10个平安车场,25个平安车棚,18个平安停车点,安装50个平安地锁、1000处防爬刺,安装小弹簧800个,专用门锁1000个,家庭小监控200个。 由此,一张社会管理巨网覆盖高新区城乡,一支“叫得通、调得动、快到位、能处置”的社会管理队伍应运而生。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报警总量同比下降53.8%,刑事案件总量同比下降51%,治安案件总量同比下降50.3%,“两抢一盗”案件同比下降30%。 B 拧成一股绳凝心聚力显合力 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引导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社会管理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多个部门单位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为形成联动防控,高新区建立以公安民警为龙头、企业保安人员为依托、专职巡逻队网格化巡逻的人防机制。在城东新区和淅河镇分别建立了2支专业化巡逻队,重点突出对园区重要时段、重要路段、重点部位不间断巡逻,确保园区社会面稳定。在此基础上,完善了区域保安联防制度。根据园区企业保安较多的特点,建立了园区保安互动机制,实行一方有警,八方响应,相互配合,提高警情处置效果。 创新永无止境。心连心义务调解室是淅河镇一个民间自发组织的调解队伍,系随州首创。由高新区公安分局支持扶持培育,普通居民辛天英发起,成立于2013年初。在这里,凡发生在民与民、民与官之间的纠纷,除由司法机关等专属管辖外,“心连心”都免费咨询、调解、服务。义务调解室凝聚起强大合力,开辟出社会管理新境界,先后化解社会矛盾600多起。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张昌尔来随州视察时,当场给予高度肯定。 C 念好一本经搭建沟通新桥梁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企业(单位)、人的管理和服务。高新区融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群众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优化发展环境,该区成立了优化法治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要求做到服务“零懈怠”、“零距离”、“零疏漏”、“零投诉”的“四零”工作目标。他们突出保障服务,建立了服务企业八大机制和走访座谈制度,严肃服务企业纪律。今年,又推出个性化服务举措。针对企业不同的特点和需求,采取一企一策,一企多策的服务措施,不断提高服务企业的针对性。开辟两个绿色通道。即驻企民警与企业内保干部、企业负责人与公安分局局长的交流渠道,采取发放警企联系卡、设立服务信箱、开辟联系热线、温馨提示等方式,拓展与企业的联系沟通渠道,对企业报警求助,做到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调查解决,为企业提供优质的直通车服务。群众满意不满意,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新区把服务群众作为根本宗旨,受理群众求助事项,协调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使群众有求能应、有急能处、有难能解,搭起了一座政府联系群众的新桥梁。在构建警民和谐关系中,他们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三心献爱”,即坚定信心、送上关心、献上爱心。在近两年开展走访活动中,参加走访的民警达1000多人次,共走访群众5000余户、企业300余家,发放慰问金、慰问品近10万元,收集各类意见建议2000余条,开展法制宣传300余次,提供法律咨询5000余人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500余件,深受群众好评。 该区把信访维稳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加大对信访事项的处理和督办力度,通过“构筑思想防线,树立‘稳定是第一责任’理念;构筑责任防线,严格落实维稳工作责任制;构筑感情防线,带着对群众深厚的感情抓维稳;构筑信息防线,掌握稳控工作主动权;构筑治安防线,打防并举保稳定。”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基层化解。五道防线,妥善处理了高新区各类社会矛盾,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98%以上,确保了高新区社会稳定。 D 带好一团队一流铁军保安宁 为把社会管理创新的任务落实到最基层,高新区公安分局明确界定了民警的“10项基本任务”:组织治安防范,开展治安巡逻;走访服务群众,帮助排忧解难;排查社会矛盾,化解各类纠纷;管理实有人口,落实管控措施;管理场所行业,强化阵地控制;掌握社情民意,发现敏感问题;采录更新信息,服务实战应用;狠抓案件查破,摸排提供线索;宣传交通消防知识,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开展法律宣传,增加群众法制意识。而要完成这些任务,必须锻造一支铁军作基础。近年来,分局以建设“一支对党绝对忠诚的队伍、一支纪律严明的队伍、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一支群众特别喜爱的队伍”为目标,用铁的纪律、铁的心肠,铁的手腕,打造铁的队伍。该局抓组织领导,布建责任体系架构;抓教育引导,促进思想灵魂革命;抓风险研判,消除违法违纪隐患;抓监督检查,促进业务活动规范。他们认真开展“守纪律、讲规矩、树形象”主题活动和“三严三实”教育,狠抓队伍的执行力,采取“长子号带头、项目化管理、清单式落实”工作法,狠抓工作的执行力。通过系列举措,为高新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纪律保障,队伍建设实现“零违纪”目标。 队伍建设大提升,有力推进公安工作。去年,该区维护稳定、打击犯罪、“三员”工作、禁毒强戒等多项业务工作在全市位居前列,个性化服务企业、民间义务调解、村级治安防范形成特色。坚持服务经济发展理念,推出五大措施,创优经济发展环境,先后被市公安局、省公安厅推广。分局先后受到公安部、省、市公安机关和党委政府表彰奖励50余次,荣立集体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个人一等功一次,先后涌现出“全国一级公安派出所”、全国“三基工程”先进个人、全省最美人民警察、省公安厅“优秀公安基层党组织”、“人民满意派出所”、“全市维稳先进单位”等荣誉符号。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高新区警方在推动公安工作整体跨越的同时,也催生了警民关系的和谐,带来了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持续提升,在近年来开展的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中,高新区公安分局在众多的参评单位中满意率位居第一。 如今,在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促进下,随州高新区呈现出社会和谐、经济发展、风清气正、活力十足的喜人局面。谈及如何把社会管理创新成果再深化的问题,随州高新区党工委委员、公安分局局长姚红军表示:“社会管理创新涵盖了工作的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下一步,我们将以项目带动为抓手,坚持服务大局、保障民生,努力在社会管理创新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实现让社会更平安、让群众更满意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