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激活绿色经济“大动脉”
——广水市深化“双回双创”农村领头雁工程
  通讯员 周红梅 彭子林
    外出成功人士是加快农村经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高校毕业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具有竞争优势的人才资源。广水市在“双引双带”的基础上继续升华,以“双回双创”农村领头雁工程试点为抓手,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切实引进一批大学生和外出成功人才回乡创新创业,带动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为广水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完善机制统全局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该市将人才工作顶层设计与过程督导相结合,不断改进党管人才方式方法,促进全市41个人才成员单位履责,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健全了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市级领导直接联系人才、重大事项报告、年度责任目标考核等6项工作制度,每名市级领导联系1-2家重点企事业单位、挂若干个人才工作联系点,共定点联系40余家企事业单位和115名高级人才。
    建立了信息发布机制,通过岗位信息超市、市场大屏幕显示屏、互联网和新闻媒体等多种途径发布岗位人才需求信息,截止6月底,共搜集到各类人才需求信息190多个,并依托“高校招聘行”,协调27家规模企业制定大学生需求目录,分别参加省、随州人社部门举办的高校毕业生大型招聘会,签订意向协议110余个。
    该市还出台《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并将人才工作纳入市“考评”工作分值计算,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强化党管人才工作的份量。于6月底组织部分人才成员单位及17个镇办对全市特色鲜明的8个回归人才创业基地进行了现场观摩,以观摩促进了“双回双创”工程的落实。
  实招筑巢引双凤
    广水大力推进人才环境工程建设,着力营造敬才、爱才、尽展其才的社会环境。先后出台《实施“双回双创”工程的管理办法》、《鼓励大学生和在外成功人才回乡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积极落实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各项优惠政策,为在外成功人才和大学生回广水创新创业提供坚实的政策支持。
    作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市,该市重点打造“梦想小镇”创梦空间,建成广水市电商运营中心大楼。该大楼1—4层由政府统一出资租用,并在前3年免租金、免水电网络费提供给首批入驻创业户使用,吸引包括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领云科技在内的24家电商企业投资入驻,其中大学生毕业生创立或参与创立企业6家,并带动130余名大中专毕业生回归就业。
    落实物质保障,设立人才专项资金100万元,年底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重点对现有的11家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创新平台、高层次人才安家费补贴等给予资金扶持,落实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创业补贴、大学生创业房租水电补贴政策的兑现。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落实服务保障,建立全员帮办体系,实现一站式服务。
  服务经济促发展
  “双回双创”工程实施以来,该市至目前已招引回乡创业就业人才210余人,各类创业项目15个,其中纯农业项目7个,引进资金1.2亿元。
    该市回乡创业的人才中,有一些将目光投入到生态旅游上,生态旅游蔚然发展。黑山石门生态农业公司投资800万元建成800亩的生态旅游区,现已成为人们避暑休闲的好去处,预计年产经济总额300万元以上。神怡生态园绿化面积1000余亩,其中桃园200亩、名贵树种近20种,上半年高峰期日接旅客500人以上。
    该市“双创”项目中与农业相关的有12个,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800余人,其中大多数为留守老人、留守妇女、贫困户,平均年增收入可达1.5万元,切实带动了精准扶贫对象逐步脱贫致富奔小康。铁城村香菇种植基地占地100亩、有700个种植大棚,承载香菇棒种植60万袋,优先安排贫困户务工150余人,并将24.2万袋香菇棒赠予58个贫困户,人均获赠2000袋,10万袋作为村委会集体经济收入来源,25.8万袋在全村公开认筹,贫困户优先认筹,人均年可增收15000元以上。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激活绿色经济“大动脉”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5 版:综合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