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亦应警惕手足口病
曾都医院儿科 周传勇 “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白露一过,大多数人的活动量较夏天增多了不少,病毒、特别是部分通过呼吸道传播的病毒也日渐活跃起来。在夏天不见踪迹的手足口病毒又可能会出现在你我身边。 手足口病多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发病初期与感冒症状极为类似,但其传染性强、扩散快。可通过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病人污染的物品或饮用被污染的水而传播。在人员集中地,尤其是幼儿园和幼儿培训机构易感染流行。 发热在手足口病患儿中较为常见,部分患儿发热较重,体温较高,表现为持续发热。高热持续等患儿可发展为重症病例,家长应警惕。临床上也有体温和精神反应正常但出现呼吸不规则、病情迅速进展而需呼吸机支持呼吸的病例。 呼吸应是手足口病患儿必需观察的指标,尤其是体温正常或低热状态下出现呼吸增快、减慢或不规则的患儿,有发生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可能,应即刻入院治疗。患儿出现出冷汗、四肢发凉、皮肤花纹等说明患儿已出现了循环功能障碍,需住院监护治疗。 手足口病患儿出现精神差、呕吐、肢体抖动、无力、易惊等神经系统症状应及时就诊,尤其是清醒时出现易惊要立即入院治疗,这类患儿病情易迅速进展为危重型。 当手足口病患儿出现白细胞(WBC)计数升高(≧1.5×10^9/L)时会有部分患儿转为重症,血糖显著升高可能出现脑干脑炎。 手足口病应尽量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疑患儿应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