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调模式 抢市场
——谷友专业合作社大棚土豆见闻
作者:唐天才
  本报记者 唐天才 通讯员 晏先勇
    一个个大棚在阳光照射下耀眼夺目,银光闪闪;一畦畦土豆在适宜的温度里长势喜人,青翠欲滴。4月12日,记者一行来到曾都区何店镇谌家岭村谷友专业合作社,一片片大棚土豆映入眼帘。
    “这片共有50个大棚,占地50余亩,这是合作社第一次利用大棚种植土豆,通过这种方式,土豆可以提前上市。”合作社社员王成新介绍说。
    大棚里的温度高,且好控制,土豆生长进程比野外大田里的快。记者看到的这个大棚里的土豆已经到了结薯期,能比大田的土豆早25到30天上市,从而抢占市场,赢得价格上的优势。
    王成新说:“根据土豆的生长期和市场供应资料显示,4月底到5月底的这1个月时间是土豆销售的空档期,本地市场上来自内蒙古、黑龙江等地的土豆少、价格高,一般在3元∕斤左右。今年,我们合作社根据市场形势,种植大棚土豆,既能填补市场需求空白,也能增加效益。”
    “我们还带动其他地方的农民种植大棚土豆,在万店镇塔儿湾帮助几十户农民种植大棚土豆400余亩,目前他们那里的大棚土豆也长得很好。”
    “到4月20日,我们种植的大棚土豆就可挖起来上市了,目前土豆批发价在1.6元∕斤左右,预计到20日可达到1.8元∕斤左右,按平均每亩可产4500斤计算,每亩可创产值8000余元,这样算下来,500亩大棚土豆就可创产值400余万元,经济效益还是非常可观的。”
    “我们正在找区政府相关领导做工作,想在今年秋季流转土地、带动农民种植,进一步发展大棚土豆种植,力争达到1万亩,如果成功的话,那经济效益是可想而知的。”
    同行的曾都区农技推广中心主任许贤超说:“目前用大棚种植土豆在我市还是很少见的,谷友专业合作社根据市场形势,巧打时间差,调整种植模式,种植大棚土豆抢占市场,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了产业效益,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了贡献,值得农民朋友和种植大户学习。”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调模式 抢市场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综合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