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
——四论炎帝文化与随州担当
神农风 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国家战略赋予随州的新使命。 2015年6月,国务院批复同意的《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明确将随州市定位为区域性中心城市。 作为炎帝神农故里,随州在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过程中,尤其需要发扬炎帝精神,光大炎帝文化,不断增强城市的承载力、吸引力、辐射力和文化软实力,在落实国家重要战略中体现“随州担当”。 要发扬炎帝担当精神,提升城市承载力。区域性中心城市应有相当的城市综合承载力,主要包括城市资源、城市环境、城市生态系统、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安全、公共服务六种承载力。目前,随州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处于起步阶段,重点要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城市环境三个方面提升承载力。我们要继续发扬炎帝担当精神,根据市四次党代会和“两会”精神,加快推进“双百”城市和神韵随州建设。要善用举办寻根节的“倒逼机制”,不断拓展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功能,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推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 要发扬炎帝创新精神,提升城市吸引力和辐射力。区域性中心城市,承载力是基础,吸引力和辐射力是重点,是关键。一个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有文化的、经济的、环境资源等众多因素,但最重要的是经济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区域性中心城市必定是经济发展、创新创业的高地,对周边城市和地区具有综合影响力,对人才、资金、技术、项目等产生虹吸效应和辐射效应。我们要发扬炎帝创新精神,用好寻根节这个招商引资、经贸合作的平台,坚持特色发展,不断壮大专汽、食品、新能源、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改革的思维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创建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示范城市,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不断增强城市吸引力和辐射力。 要传承光大炎帝文化,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炎黄文化是中华文明之源,炎帝神农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对海内外华人具有号召力和影响力。随州作为炎帝神农故里,要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传承和光大炎帝文化的重任。要通过持续举办寻根节,传播和弘扬炎帝神农文化,为增强世界华人的民族认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积极作用。要建设好炎帝神农故里,搭建海内外华人寻根谒祖的平台,把随州建设成为人人向往的世界华人谒祖圣地、中华民族精神家园。要以炎帝神农文化的传播和弘扬,引领随州编钟文化、曾随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文化发展,不断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强大文化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