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蓝图背后的创新
——随州推进城乡总体规划改革侧记
作者:黄刚桥
本报记者黄刚桥 通讯员李云龙 城乡总体规划是政府引导城市、乡村发展建设的“法定蓝图”。近日,《随州市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以下简称《总规》)通过省级专家评审,随州作为全省《总规》试点城市之一,从编制到审批,从内容到形式都进行创新改革。《总规》公示后引起了市民广泛关注,那么,改革有何重要意义?又有哪些创新?……记者带着市民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走进市城乡规划局进行了采访。 规划既是制定规则的尺子,也是描绘蓝图的画笔。市城乡规划局多年来以科学严谨的理性精神,在古老的水河畔勾勒着随州美丽的画卷。然而,随着城乡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市于2010年经省政府批准实施的城市总体规划已不能满足新形势、新要求下的城市发展需求。2014年经省政府批准,我市开始着手新的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规划是财富,规划是效益,一座城市的华丽蜕变离不开科学发展规划。市长郄英才在2015年12月29日召开的全市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动员会上指出:“做好总规编制是抢抓随州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被列入国家级重大发展机遇的现实需要,是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的现实需要,是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现实需要。借编制城乡总体规划的机会,将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与随州实际相结合,细化、深化相关规划内容,将为我市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步伐提供强有力的规划保障。” 谈到此次总规编制的重要意义,市城乡规划局总规划师张忠伟说:“编制新的总规是‘补短板’的迫切需要,以往的总规存在重城轻乡、全域层面空间统筹不够,编制内容复杂、审批周期长、时效性差,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事权划分不清、编审督对应关系不一致,刚性约束、层级传递不足等问题,亟需推进总规编审督一体化改革,这既是贯彻落实2016年9月1日召开的全国城乡规划改革工作座谈会议精神的需要,也是解决总规存在问题的需要。” 据了解,随州的总规编制于2015年12月正式启动,通过招标确定由国内顶尖的清华同衡规划院领衔编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就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定位与目标、城乡统筹与创新等规划编制中的重大问题听汇报、提要求、作指示,指出要贯彻改革创新精神,站在“为发展增空间、为区域增地位、为民生增福祉”的高度来科学编制总规,使总规与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相衔接、相匹配。 城乡规划不仅是事关城乡建设发展的大事,更是一项专业性、综合性强的工作。为做好总规编制,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市直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市城乡规划局积极作为,迅速成立工作专班,举全局之力,精心安排,紧而有序地推进各阶段工作,先后组织完成了实地调查研究、资料收集、召开座谈会、专题研究和规划大纲、规划方案编制等工作,期间充分征求市直相关部门、县市区意见,并向省厅进行了多次沟通汇报。省住建厅大力支持,将随州市列为全省第一批总规编制改革试点城市,厅党组成员、总规划师童纯跃多次带队,亲临随州调研、指导,为总规编制明确了改革方向、总体框架、方法步骤和技术路线,使编制工作得以顺利开展、高效推进。清华同衡规划院组建高水平的项目组,在充分调查研究、科学研判形势、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多轮修改完善,形成了正式成果,今年4月上旬先后通过了省住建厅组织的合规性审查和专家技术评审,即将提交省政府审批。 具有创新精神、随州特色的《总规》得到了各界充分肯定。4月25日,《中国建设报》以《探索“湖北样本”——随州拟率先出台城乡总体规划》为题刊发新闻报道,对随州总规改革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在5月5日召开的全国推进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家住建部对以随州为代表的湖北省总规改革进行了表扬。一时之间,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那么,随州的《总规》改革究竟有哪些突破和亮点?市城乡规划局局长刘光海说,随州的探索和经验,可以用“规划理念科学化、规划范围全域化、规划内容系统化、规划管控精细化、规划审批高效化、规划成果信息化”来概括。 ——规划理念科学化。总规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顺应城市转型发展新形势,贯彻绿色发展、产城融合、城乡统筹、以人为本、文化传承理念,从关注物质空间形象转向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从单纯注重生产与经济增长向注重生活、生态转变。 ——规划范围全域化。过去的总规一直是城市总体规划,重点考虑城市发展需要,这次的总规是城乡总体规划,从“城市”到“城乡”一字之差,反映的是规划范围从中心城区“一隅”到市域城乡“全域”的转变、规划理念从重城轻乡到城乡统筹的转变。 ——规划内容系统化。新的总规围绕“一张图(城乡空间布局和管控图)、一张表(城乡发展核心指标体系)、一报告(总规实施情况报告)、一公开(定期向社会公布总规实施情况)、一督察(上级机关对总规实施情况开展督察)、一平台(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在规划编制、审查审批、批后监管三个环节上精准发力,形成了以“六个一”为主要内容的规划制度和相应的管理机制,使总规既有蓝图描绘、战略引导内容,也有行动协调、实施机制要求,改变了以往重编制、轻管理、轻实施的倾向。 ——规划管控精细化。实行“三层三控”,分市域、规划区、集中建设区三个层面,分层分类制定管控措施,市域层面划定城乡统筹三类空间,即城镇空间、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规划区层面划定规划管控三条线,即城镇开发边界、基本农田保护线、生态保护红线,集中建设区层面划定城市绿线、水体保护蓝线、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紫线、道路红线、市政基础设施黄线和公共服务设施橙线等“六线”范围,并进行空间落位、坐标定位,方便加强督察和监管,探索发展备用地制度,推动总规从“空有概念”走向“技术落地”、从“粗放低效”转向“精细管控”、从扩张规划转向底线规划。 ——规划审批高效化。落实“放管服”要求,依据省、市事权划分,按照“管什么审批什么”的原则,实行编制内容和报审内容分离,省政府只审批总规中属于省级事权的内容,简化了审批程序,将纲要审查和成果审查合并,精简形成审查要点,使总规审批从面面俱到、内容庞杂向事权明确、管放清晰转变。 ——规划成果信息化。依托 “数字随州”信息平台,以GIS技术为手段,同步推进总规信息系统建设,形成可核查、可比对、可复制、可交换的总规信息平台,使总规成果的表达、呈现形式从传统的纸质化、平面化、静态化转向数据化、可视化、动态化,为规划督察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为进一步总结、推广随州总规改革的成功经验,省住建厅在总结随州总规改革做法的基础上,制定了《湖北省省级城市总体规划审核规程》和《省级部门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查要点及要求》两个技术文件,指导全省城市总规改革,并拟于6月份在随州召开现场会,向全省推广随州推进总规改革和总规信息化建设的做法与经验。届时随州总规改革的经验将在全省开花,品牌效应将向全国扩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