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随州市中心支行
▲7月5日,市人行召开全市扶贫小额贷款督办会,细化任务,压实责任。
金融扶贫小额贷款是造血式扶贫,是真正能够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的扶贫方式,是最持久的脱贫手段,是最广泛最普惠的政策。6月初,在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小额扶贫贷款专题会议后,市人民银行按照会议要求,践行“亲自、立即、现在、马上”的工作作风,会同市纪委、市委宣传部、市金融办召开全市扶贫小额贷款督办会,印发了《金融精准扶贫2017年行动方案》、《扶贫小额贷款专项考核办法》,并与市农商行和市邮储银行分别签订工作责任书,把目标再细化、责任再压实。7月11-12日,市人民银行成立督查组,到各县市区就贷款发放进度和操作规范度进行现场督查,确保落实政策措施不走样、不变形。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加大督办力度,促进全市扶贫小额贷款工作加速释放,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2.4亿元扶贫小额贷款发放任务,为助推全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对精准扶贫工作强调指出,要做到“谋划实、推进实、作风实,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任务责任要做到分工实、责任实、追责实,分工明确、责任明确,履责激励、失责追究;资金保障要做到投入实、资金实、到位实,精打细算、用活用好,用在关键、用出效率。”概括起来,就是一个“实”字,脚踏实地。当前,从上至下对扶贫攻坚的要求越来越严、标准越来越高、督查问责力度越来越大,省委省政府将扶贫小额贷款规模和覆盖率作为市州按月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金融系统一定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强烈的紧迫感,深刻领会中央、省委、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做到积极主动、压实责任、重抓落实,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用扶贫小额贷款规模来体现政治担当和政治责任。
细化目标,严格落实。一是挂图作战,任务到点。把市委市政府明确的2.4亿扶贫小额贷款任务逐级下摆到两家主办银行、5个县市区、62个乡镇营业网点,要求各网点信贷员进村入户,依托村组干部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拉网式评级授信,对有创业意愿、有项目支撑的应贷尽贷。二是大员上阵,分片包点。两家主办银行市分行班子成员分片包干,加强督办,贷款任务完成情况与班子成员绩效挂钩。市级分行对县市区支行和网点负责人也都建立了相应的奖惩制度。三是加强督办,强化考核。人民银行继续加大扶贫小额贷款督办力度,定期到县市区和各重点乡镇现场督办扶贫小额贷款投放进度,同步建立扶贫小额贷款按月监测、季度通报和年度考核等制度,将各行任务完成进度与采取约谈、综合检查、综合评价、有关业务市场准入相挂钩,对今年没有完成扶贫小额贷款任务的银行,综合评价“A”类行实行“一票否决”。
优化服务,提高效率。一是要强化宣传教育。主办行要进一步加强对包村信贷人员的教育培训,全面落实扶贫小额贷款的有关政策要求,规范扶贫小额贷款操作,确保政策措施不走样、不变形。二是要大力推进“分贷统还”扶贫小额贷款模式。进一步优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发放模式,在目前乡镇政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银行、建档立卡贫困户四方协议的基础上,增设银行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委托划款协议。即按照单户不超过10万元,将贷款先分解汇入贫困户账户,再由银行划转至经营主体账户。经营主体按协议履行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权利和义务。
主办银行每月5日前将“分贷统还”详细发放清单报送扶贫办,扶贫办逐一按贫困户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系统。四是实行扶持对象“名单式”管理,主动对接建档立卡贫困农户以及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所筛选的信贷扶持对象建立“一户一策”的扶持档案,确保对象精准、措施精准、效果精准。五是建立扶贫小额贷款相适应考核机制。主办银行应对扶贫小额贷款分开列账,单独考核,建立区别于一般商业性贷款的考核激励机制,提高不良贷款的容忍度和信人员尽职免责等机制。
注重反馈,强化宣传。一是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利用多种方式宣传精准扶贫政策措施,认真总结扶贫小额贷款工作中的好典型、好经验、做法,主动宣传有关政策。二是要高度重视典型培育工作,深度挖掘扶贫小额贷款工作的特色和亮点,培育和建立一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金融精准扶贫示范村,形成一批树得起、站得住、叫得向、推得开的先进典型和特色做法。
金融扶贫工作任重道远,做好扶贫小额贷款工作时间紧迫、任务艰巨、责任重大。金融系统要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扶贫小额贷款工作会议要求,坚持“亲自、立即、现在、马上”的工作作风,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良好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举措,推动扶贫小额贷款任务落地落实落细,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